【#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 古诗两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欢迎阅读!
24.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2、 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的?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2、 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 感受作者对西湖忽雨忽晴的景色的赞赏之意。 4、体会苏轼在写景时的写作方法。 预习作业:
1、走近苏轼,你了解的苏轼是这样的: 2、自学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
3、熟读古诗,并试着自己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的一首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他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并领读课题,注意停顿)
3、读了这个题目,你们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知道“六月二十七日”是写这首诗的时间,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经常回有阵雨或雷雨出现。地点在望湖楼。)
4、解疑:“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走近苏轼,你了解的苏轼是怎样的?。【检查预习】 二、检查学生自学古诗情况。
1、指名朗读古诗,检查学生预习课文朗读情况。 2、、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 (1)师生交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重点理解以下几个词语的意思。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 跳珠——活蹦乱跳的珠子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师及时点拨。
a、天空中的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一样还没有把整座山遮住。 b、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地跳进船里。 C、卷地而来的大风,忽然把乌云和雨点吹散了。
d、望湖楼下的水像天空一样,水天一色,一片汪洋。 三、悟诗情,指导背诵。
(1)创设情境:假如你来到西湖边的望湖楼上,看见了这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你会怎么诵读?
(2)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3)、有感情地背诵诗句。(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四、探究写法
1、小结。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2、小结学古诗的方法。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五、拓展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作业:
1、默写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预习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了解诗人杨万里。你理解了哪些字词的意思?还有哪些字词的意思不理解? 3、熟读古诗,并试着自己理解诗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美。
4、比较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写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荷花。
2、揭题。古诗播放,欣赏范读。 二、检查学生自学古诗情况。
1、指名读古诗。要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2、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一看就明白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我们一起来讨论。重点点拨理解:
毕竟:终归,到底的意思。 3、学生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诗句的意思是: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了,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S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