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扬州传统民歌的发展》,欢迎阅读!
![扬州,民歌,传统,发展](/static/wddqxz/img/rand/big_37.jpg)
扬州传统民歌的发展
明清以来,扬州民歌经过民间艺人的实践创造,涌现出一大批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民歌小调,如著名小调《茉莉花》、《八段景》、《杨柳青》、《撒趟子撂在外》等,由于这些小调所具有的强烈感染力,以至于多少年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名扬全国。
爱情是民歌的永恒主题,而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则是扬州传统民歌吟唱的题材。在留存下来的扬州传统民歌中,对爱情的描述极其丰富多彩,此类民歌负载着扬州人的生活状况和扬州人编织美妙爱情的历史文化信息。可以从下列传统民歌中找到答案:《八段景》是清代以来广为流传的民歌,内容是以竹子作为媒介,描写夫妻相亲相爱的和谐、甜蜜生活。这一类题材的传统民歌还有《十根丝线》、《六花六节》、《青纱扇》、《探妹》、《隔朵朵》、《高邮西北乡》、《打樱桃》、《到春来》、《姐在房中绣鸳鸯》、《墙内开花等郎来》、《小小花伞真好看》等。 扬州地区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广阔的平原适宜于农作物的生长,而长江和运河的贯通,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促进了纺织业、制茶业、编织业及其它手工业的发展。而对生产劳动的表述这一题材无论在扬州的传统民歌还是新民歌中都有充分的体现。 扬州传统民歌对生产劳动进行表述的题材侧重于农业和手工业内容,如:《小小水车两头翘》、《采茶》、《号子一打声气开》、《三双鞋子六样花》、《窑工四季歌》、《瓦匠抛梁歌》、《叉鱼将》、《王大娘补缸》、《新打剪子剪红绒》等。而扬州新民歌的劳动题材已注入了男女平等、劳动机械化等成分,如:《女人当中一干才》、《丰收歌》、《打豆子歌》、《巧手绣出好春光》、《四个红娘来栽秧》、《只听牟响不见人》、《种棉歌》、《数鸭蛋》、《纸糊灯笼肚里明》、《拖拉机耕田忙》等。 传统扬州民歌题材中有大量对大自然的赞美,最有名的当数《鲜花调》、《对花名》、《窗外送来稻花香》等。同样的题材在扬州新民歌中也有很多,如:《果园谣》、《十二月菜谣》、《春夏秋冬四季天》等。
对风俗人情描述的题材在传统民歌中有《过年忙》、《闹元宵》、《闹红灯》、《眼看到重阳》、《划龙船》、《荡湖船》、《茶馆里头走一遭》、《巴巴掌》、《大冬大似年》等。新民歌中同样的题材,如:《辕门桥上去看灯》、《拜年》、《正月里来是新春》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Or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