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欢迎阅读!

2020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卷)作文试题审题立意分析及下水满分作文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分析】
这是一道彰显地域文化、贴近生活实际的半命题作文,材料很接地气,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下面,我们不妨来“分解”剖析一下命题材料的几层意思。选什么地名?这是材料的重心所在。材料的第二层意思为考生提供了选择的对象和范围:一是“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的地名”;二是“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的”地名或“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的地名。
从命题所给的两个“有些”来看,这实际上已经清楚地告诉了写作的对象和范围,因此,考生作文不必面面俱到。他可以选:
1.选一个邂逅的地名:分别介绍它,挖掘它的以下几个方面: ①自然特征;②风土民情;③历史文化;④著名人物等,
2.选一个邂逅的地名,它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根据以上提示,考生完全可以围绕以上诸方面尽情发挥,写出非常漂亮的文章来。 从命题设置的特殊情境要求来看,考生是以被电视台邀请去作《中华地名》客串的主持人的身份来出场的。
从表达方式上看,作文主体部分可以叙述(讲故事),可以描写,可以抒情,可以议论,主题内容文体不受限制,
从应用文角度来看,命题要求写一篇《中华大地》主持词,这就要关照到以下写作要素:
写作身份:电视台《中华地名》栏目客串主持人。 受众:观众。
文章结构:标题、叙事、描写、抒情或说理主体。 内容载体:主持词。
文体格式要素:标题,开头称呼、问候语,身份、特殊情境及主持内容交代等;呼告(用于文中活跃现场气氛),结尾感谢用语。
综上,我们在构思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1、体式驱动:本题要求考生写一篇解说词,我们要明确该文体格式的要求。
2、内容驱动:从问题的对立性,内容的指向性,情感的导向性,论说的思辨性进行考量。该题要求考生从熟悉的地名入手,介绍该地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或某一地域的热爱,书写地域文化内涵实质。例如,选择自己参观、旅游过的城市,例如选取地域为南京,自然景观上有秦淮河长江共同孕育这自古繁华之地,中山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基地,人文景观上从南京城的历史渊源说起,六朝古都底蕴深厚,盛衰交替,在自然的永恒和人事代谢中,涌现出的人才恰恰是时代的缩
影与转折。写出了《听听那冷雨》“杏花、春雨、江南”的余光中先生,款款道出了“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的赤子之心和爱国之情。步入江宁织造博物馆,你会联想到写出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还会想到《明朝那些事》的男主角明成祖朱棣奋斗传奇的一生,还会想到“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南唐后主李煜,甚至会想到浦口火车站里曾经那个感人至深的《背影》。
3、对象驱动:写作时要有写给谁的语境意识,考生需化作电视台主持人,带领电视机前的观众领略某一地区的风土人情。那么在语言上我们要避免口语化,在逻辑上需要注意层次的递进或者并列,选取的人事物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4、思维驱动:在写作时要有思辨性和探究性,注意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和公民意识。在论述地域文化的现状与优势的同时,能否深入挖掘地域发展的弊端和不足,为地域发展献言献策,也是当代青年学子需要思考的一个方面。
注意事项:
①考生千万不要只顾介绍“地名”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份和设置的特殊情境。 ②题目不许替换,必须是《带你走进 》。 【佳作展台】
带你走近敦煌
山东郓城一中 薛宗昂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
曾经听过,汪曾祺先生在《人间草木》中写道,“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自从与敦煌的第一次相见,我便爱上了这个地方,这座城市不是我的家乡,但却让我感觉倍加亲切,接下来让我带您—走近敦煌。
提到敦煌,大家很容易想到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是岑参的诗中所写,“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敦煌千古年来为什么被写的如此凄凉呢?这当然是有原因的,敦煌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陡峭的地势使这里荒无人烟,但这里却是战士征战沙场的壮土!
“吐蕃健儿面如赭,走入黄河放胡马。七关萧索少人行,白骨战场纵复横。”敦煌自古以来就是战士征战沙的地方,在无边的荒漠,在人烟稀少的边疆,这里留下了无数战士的鲜血,即使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在艰苦的环境中,战士们没有退缩,勇往直前,保卫祖国,保卫边疆的精神被敦煌人民世代相传,他们的心中永远存留着,永不放弃,不怕艰苦的高尚品格!即使有无数个战士在这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永远的存留在了敦煌人民的心中! 无边无际的荒漠,高耸的山脉,也使这里的人民性格粗旷豪迈,民风朴实淳厚,如果你接触到敦煌人民,一定会说他们非常热情好客的!
说起敦煌,怎么能少了莫高窟呢?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画,都是我们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我走进敦煌石窟, 就像是读着一本书,亲眼看到那动荡惊惧中,机敏的北朝人,将西域样式融进了魏晋风骨;值太平盛世的唐朝,处处追求完美,雍华富贵,无处不让人动容。莫高窟的颜色,不是妖艳,不是凄凉,莫高窟的颜色是浑厚!因为—— 它积淀了一千多年的风沙, 它撑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La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