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马克思博士论文有感》,欢迎阅读!

读《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有感
地理科学专业 蔡嘉欣 12303003
一、写作背景
《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是马克思就读于普鲁士柏林大学法律系时写的博士论文。马克思在毕业之前,把休学一年做了十余万字笔记凝聚而成的业余爱好的自学成果《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四万余字的研究论文作为哲学博士论文,提交给距柏林大学直线距离220多公里外的另一大学----耶拿大学。“该博士论文证明该候选人才智高超,见解透彻,学识渊博”,这是耶拿大学法律系主任巴赫曼博士在推荐书上的评语。马克思顺利获得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文凭。
二、内容概括
文章论述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证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不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翻版,而是它的创造性发展,强调了伊壁鸠鲁关于原子自动偏斜学说的深刻意义,论证了个别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能动性,论证了自由的个人在对周围现实的关系上应采取的积极态度。文章还高度评价伊壁鸠鲁的无神论思想,批判各种对伊壁鸠鲁无神论思想的曲解和攻击,批判力图证明上帝存在的各种错误理论。文章也指出了黑格尔哲学的缺点,并批评了青年黑格尔派对待黑格尔哲学的不正确态度。博士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它不仅表现了马克思“反对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的革命民主主义和彻底的无神论倾向,而且表现了反对因循旧说,力图超出黑格尔的独创精神。
三、个人感想
在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并非伊壁鸠鲁是没有学识的人,而是那些以为到了老年还得背诵少年人以不知为可耻的东西的人,才是无知的人”。我很同意这一个观点。老年人是一个宝贵的资源,他宝贵在拥有丰富的经验,宝贵在拥有一份看尽人间浮华的淡然。老年人也需要与时俱进,但是他们并不需要赶时髦,不必刻意去学、去背一些青年人流行的话语或其他东西。
对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上的差别,则是伊壁鸠鲁认为有一种运动起于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西塞罗对伊壁鸠鲁的观点持强烈反抗意见,还讥笑伊壁鸠鲁说这个观点的提出是他为了掩饰若原子做直线式下坠而不能碰击另一原子而造出的谎言。然而,他却又同意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都共同赞成的原子直线式运动和原子冲击运动,这不是很矛盾吗?如果要在原子都做直线式下坠运动的前提下发生原子冲击运动,必然要有原子发生偏斜运动,
这不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伊壁鸠鲁的观点吗?卢克莱也说:如果原子不偏斜,就不会有原子的反击,也不会有原子的遇合,并且将永远不会有世界创造出来。再者,伊壁鸠鲁认为原子内部也不断发生着排斥作用,因此才会有偏斜运动。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有三种差别,分别是形状的差别,地位的差别和次序的差别,这三者分别是因为外形、运动方向、相互接触的不同而不同。可见,德谟克利特是从原子的外部构型即现象世界的差别上考察质子的实质。而且,德谟克利特没有认为重量是原子的质,而伊壁鸠鲁认为重量是原子的其中一个特质。就我们现在所得到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原子的重量是它的一个特质,不同原子的重量不同。
对于马克思而言,马克思是高度赞扬伊壁鸠鲁的。首先,他对伊壁鸠鲁在哲学里面感到满足和幸福表示赞成,他也赞成伊壁鸠鲁那种开阔的、不受限制的思维。他认为伊壁鸠鲁能够从事物的本质思考问题,从本源出发,能更好地得到答案。他还同意伊壁鸠鲁“人心的最大的迷乱起源于人们相信天体是有福祉的,是不可毁灭的,并且同时还认为他们具有与这些相违反愿望和行为;同样还起源于神话的恐惧”。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确需要相信日蚀、日出日落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并不能因此迷信,不应该依赖所谓的神。相反,人们是需要坚持事情的现象,坚持感性知觉。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通过原子的偏离运动、原子的质、始基的原子和元素的原子、时间和星辰五部分共同阐述了德谟克利特的物理学和伊壁鸠鲁的物理学的差别,并在字里行间中透露出自己对伊壁鸠鲁的崇拜与佩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D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