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诗歌文体权利的获得》,欢迎阅读!
![中国,文体,诗歌,权利,古代](/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1.jpg)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古代诗歌文体权利的获得
作者:霍凯蕊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7期
摘 要:诗歌在我国古代文体序列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文体权利的获得是与文体功能的扩大密切相关的。 关键词:诗歌;文体权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01
皎然在《诗式》中指出:“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菁英”。诗歌在古代文学的文体秩序中,处于金字塔的塔尖,具有至高无上的文体权利。中国古代诗歌的创作和接受在承袭《诗经》的绝对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更广阔的表现领域。相应地,古代诗歌文体地位的获得,既与《诗经》的文化地位有关,也与其不断发展着的强大的文体功能有关。
“诗言志”,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从作诗的角度讲,诗抒发的是诗人的个人情感。诗人立于天地之间,处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秩序当中,经历着人生百态,也接收着自然的兴发感动,体悟越多,表达的愿望就越强烈,最后用诗来承载他的志向和情感。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通过对诗的正确解读,能够“持人情性”,优秀诗歌通过其特有的感召力,能够启迪和净化心灵,使人向善,不背离正路。所以,诗歌创作是一种人与自身、人与人对话的方式,通过“舒心志愤懑”来疏解自己的情绪,通过品味他人的是个来修养自己的心性。同时,诗歌也提供了一种下层民众和上层统治者沟通的渠道。
“古有采诗之官”,古代设置专门的采诗机构,采诗官摇着木铎到民间各地采集音乐,呈给统治者审阅,使其“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诗歌是百姓真挚情感的自然流露,包含了百姓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内容,执政者通过“观诗”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命态度。这样,从“采诗”到“观诗”,诗歌的政治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执政者既然通过“观诗”来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那么百姓也能通过这一途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采诗”和“观诗”实际开辟了一条民情上达的途径,统治者根据百姓的反馈,对情势做出权衡和判断,及时地调整政治策略,协洽双方关系,以期达到理想的政治状态。这就把政治功用也纳入到了诗歌的功能當中,用这样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调整阶级关系,避免了激烈的斗争模式,实现了上下层的政治对话。
进一步发展,诗发展成全社会抒情达意的手段。这要从《诗经》的“赋诗言志”谈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先秦时期,《诗经》能够成为各种场合的重要交际手段,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早在孔子删诗确立其经典地位之前,就已经确立了它崇高的地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