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活教我们写作文》,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生活教我们写作文
作者:袁叶芳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2年第05期
社会相当于一个大学校,生活就是我们永远不会下课更不会放学的大课堂。我们在这个生活课堂上都能学到什么呢?我们学到的东西当然有很多,这其中有个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学习的东西,那就是作文。陶行知先生曾说:“……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我们每次写作文时都在抱怨这个作文太难,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没有素材让我们挖掘。这是什么原因呢?说明我们在生活的大课堂中没有学好。那怎么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学好写作文呢?本文就此作了如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关注生活点滴
就现在来说,课堂上的作文学习大部分都是针对考试的,这种学习方式有可能能给同学们带来好的成绩,但是那是生硬的,暂时的。而生活中的作文学习则是广泛的,习惯性的,灵活的,能真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
生活中有很多我们在作文中能来用的素材,只是我们在平时没有注意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一直要求我们写日记的原因,通过写日记记录下我们平时经历的点滴小事,记在脑子里,加深印象,这样在写作文时就不会头脑一片空白,没有素材,没东西可写了。例如,上小学时老师经常让我们写人物作文,如“我的妈妈”,我们写的时候能想到妈妈的样子,却不知道怎样用语言来描写,以致写出的作文总是泛泛的,空洞的,一点也不生动。但如果我们在平时就注意生活中妈妈的一言一行,在写的时候就能如鱼得水,写出的文章也会形象生动,给人以真实感。另外,观察生活点滴不仅仅是要观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事情,还要仔认真察时事,了解时事,这样才能扩大我们的写作素材。
二、生活中多阅读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在无意中形成了自己对写文章的一套看法。”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这里,我所说的阅读并不是像我们在阅读课上的那样,专门拿出时间,规定你要读书,做严格的读书笔记。我所说的阅读,是在生活中的阅读,这是不定时的,什么时候有时间就什么时候读,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不用做读书笔记,只需要通过阅读多思考一下,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记下对自己启发较深的地方包括好句子,好的写作手法,或者好的写作素材,并联系生活实际,回到生活。当然我们所说的生活中的阅读也不仅是读书,读报也是我们接受新闻,接受知识,寻找素材的好方法,现在网络发展迅速,网上阅读已经势不可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生活中多练笔
多写随感。观察生活,阅读书籍报刊材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固然要靠脑记,但仅凭大脑记忆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生活中我们要多练笔,遇到新鲜或是自己感悟较深的事,写日记可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既是一种练笔,又能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还能记录在阅读中看到的精彩句段。此外,还可以写写随笔,不求写给谁看,更没有人监督检查,就是写给自己看,难道不是乐事一件吗?生活中多练笔,不但能记下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积累作文素材,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自娱自乐,学习作文就如想学会游泳一样,必须动手练习。正如陆游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上,需要不断练习,改进,才熟能生巧。只有持之以恒,勤于思考和练笔,才能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只有多练笔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才能在下次练笔中进行修正。 四、多思考,多创新
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因为只有思考我们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知道我们的所见所闻是否对我们有意义,是否能充当我们写作的素材。思想是文章的灵魂,一篇好的文章最想要表现的就是中心思想,所以文章的所有内容,包括材料、形式等都是为中心思想服务的,但是对于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来说,思想很难得到创新,因为他们最主要的还是学习传统的文化观念,所以可以从材料、形式上多下些功夫,在生活中多注意搜索这方面的知识素材,在练笔中,多加实践运用。虽然论述的是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却能运用新的材料和形式,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对作文多修改
文章不厌千回改,千锤百炼出精品。古人在写作时进行修改还要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功夫,所以,我们要多对作文进行修改。初中学生所写的文章毕竟不是很成熟,错误或者不恰当的地方也比较多,所以对于我们平时的练笔也好,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好,学生都应养成一个修改自己作文的好习惯,因为通过修改,同学们就能认识和发现自己写作的优缺点,从而在以后的写作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才能很快地进步。 六、结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e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