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情绪社会化传播的舆论作用

2023-04-30 20:3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情绪社会化传播的舆论作用》,欢迎阅读!
社会化,舆论,情绪,作用,传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个人情绪社会化传播的舆论作用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2013年第03

个人情绪经过传播发酵变成社会情绪之后更容易进入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渠道,自下而上地影响议程设置框架,因而更具有了舆论的功能。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社会理学的角度,把舆论视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力量。她认为,舆论不是事实上的多数人意见的集合,而是感觉上的多数意见,即可以公开表达的意见。在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前,出于对群体孤立及社会惩罚的恐惧,人们会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判断自己是否属于群体多数派。如果是,则大胆地公开意见,反之则沉默不语。这样,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强,反过来又会迫使更多的人沉默,感觉上的优势意见便会呈现出螺旋增强的特点。 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感知意见环境的力量主要有两个,一是人们所处的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后者的影响尤其大,是营造意见环境的主要力量。

新媒介的快速发展也改变了大众传播时代社会舆论的单一格局,使其分化成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前者以大众传播媒体为渠道,发布官方话语;后者以网络自媒体为载体,更多传递民间声音。不同话语渠道和传播方式也赋予社会舆论不同的生产方式。在新媒介条件下,个人情绪以自媒介为中心借助多种媒介的社会化扩散过程,也是建构意见环境、影响社会舆论生成的过程。

网络的匿名性、便捷性、公开性成为个人表达诉求、释放情绪的最佳途径。在现实利益沟通机制不畅、情绪表达受阻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这一舆论平台常常能成功地为大众传媒、企业乃至政府设置议程,往往可以顺利舒解个人情绪。于是,人们纷纷意识到,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于是,网络成为了各种负面情绪滋生和蔓延的温床,每一起个人恩怨情仇扩大为社会热点事件后,情绪被调动起来的社会大众便会积极参与讨论、表达、传播,自发形成民间舆论场。民间舆论场影响官方舆论场,进而影响政府、机构的决策,也会成为推动事情解决的重要渠道,也会成为倒逼整改、完善制度、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管理来说,非理性、心潮澎湃则意味着麻烦。因此,认识情绪、疏导情绪,让情绪回归理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隋岩、李燕文,摘自2012年第12期《现代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y5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