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

2023-03-14 00:3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犯罪心理学》,欢迎阅读!
心理学,犯罪
犯罪心理学

1、犯罪心理学隶属于应用理学,确切来说,其隶属于应用理学下的法律理学 2、犯罪心理学(狭义)是利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广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问 题的一门科学

3、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犯罪类型:物欲型、性欲型、情绪型、信仰型。 5、违法犯罪主体: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一般违法人、虞犯者、刑满释放人员。 6、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陈。

7、犯罪行为:是指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影响和支配下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 的、应受刑罚处罚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8、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

区别:犯罪心理具有内隐性,而犯罪行为具有外显性; 犯罪心理相对独立,犯罪行为具有依存性; 犯罪心理形成在先,犯罪行为发生在后。 联系:先有犯罪心理,才有犯罪行为;

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 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取决于犯罪心理状况。 9、犯罪心理研究的困难性 犯罪心理的隐蔽性; 犯罪心理研究的间接性; 犯罪人对研究的抵触性; 难以试验或不可试验性。 10、犯罪心理研究的可能性

政法工作者丰富的实践经验 犯罪人心理的转化;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与方法。

11、犯罪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心理测验法、经 总结法、统计研究法、个案法、数据统计分析法。 12、关于犯罪心理形成原因的论述

重视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注重从人性的角度探讨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a、性善论(孟子:春秋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本性,犯罪行为不是人本性的反映,而是个人不注意修身养性、放纵自己欲望的结果。

b、性恶论(荀子:儒家学派晚期代表人物)认为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是人的本性的表现。

强调后天习俗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 13、犯罪的原因

a生物学犯罪原因论:理论由意大利犯罪心理学家龙勃罗梭于19世纪末提出。该理论犯罪者身上的许多特征,包含头骨、大脑、颜面、头发、胸腹、四肢等是犯罪心理活动生成的心理基础。“返祖现象”导致“天生犯罪人”的产生。

后人在龙勃罗梭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体型说”“遗传说”“内分泌失调说”“物质代谢异常说”

b、精神病理学犯罪原因论:德国医学家施耐德对病态人格的定义是:由于人格显著偏


离常态,因而使自己感到烦恼,也引起社会烦恼。例如:低级欲望强烈难以控制、情绪大起大落、缺乏独立自主性、缺乏同情心、反社会

c、精神分析学的犯罪原因论 弗洛伊德:里比多

荣格:内向型和外向型,外向型的人容易犯罪 阿德勒:尚未克服自卑与补偿

霍妮、弗洛姆、沙利文:学校、家庭、社会化是一个人产生犯罪最为直接的原因 d学习理论的犯罪原因伦

犯罪模仿伦:法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塔尔德提出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 e、犯罪综合动因论

主体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客体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情境 14、犯罪心理机制理论

a、本质相异论(生理异质论、心理异质论) b、犯罪倾向论(本质相同论、本质相异论) c、欲求不满论(精神分析角度) d、刺激反应论(S-R

e、心理冲突论(顺从、保守、变革、退缩、反 ?) f、动机作用论

未成年人(威望动机、模仿动机、贪利动机、屈辱、报复、不确定) 成年人(政治性、贪利性、暴力和自私性、无政府和个人主义) g、防卫机制论

h、犯罪副文化论(低阶层文化

15、犯罪心理内化机制:将外界消极因素转变成自身犯罪意向的过程,包括:观察、模仿学习、主动接受。

犯罪心理的外化机制:将自身犯罪意向转化到外界事物当中去,进而实施犯罪的过程,包括:主观实施、外界诱导、情绪激发。 16、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a强烈的欲求与满足方式的选择;b品德缺陷与意志力的缺乏;c、萌发犯罪意向;d、形成犯罪动机和确定犯罪目标;f、犯罪决意(行动手段的选择、行动时机的捕捉)

17、动机:由一定的目标和对象引导,激发并维持个体产生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

犯罪动机:指引起和推动个体实施犯罪行为人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心理动力。 18、犯罪动机的分类

根据犯罪人对犯罪动机的意识水平来划分:有意识犯罪动机、无意识犯罪动机。

根据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的作用力的大小来划分:主导性犯罪动机、从属性犯罪动机。 根据犯罪动机与需要的关系来划分:信仰型、物语型、(性)欲型、情感型、戏谑型、政治型。

按犯罪动机运作模式分:偶发型、激情型、预谋型、习惯型。 按犯罪动机外在表现形式分:暴力型、智力型、灵活型。 19、犯罪心理形成模式

按照产生过程划分:渐变型、突变型。 按照情境特点划分:机遇型、习惯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vI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