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一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欢迎阅读!

培养一年级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 市一小 一(6)班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它的训练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说话是运用口头语言,而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而且,口头语言是发展书面语的的基础。同时,又是思维能力的表现。曾经一位心理学家这样说过:一个思维能力很强的人,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很好。一个人的思维是否敏捷,直接制约着他的语言表达的灵活程度;思维条理清楚,影响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看来,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是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必须下功夫的一项教学内容。
说清楚,说明白,说完整,这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基本的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在小学阶段就必须从说清楚一句意思完整的话语做起,再逐步让学生能连贯地说上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以至能围绕一个中心说话。总之,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把说话的基础打好。 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主要抓以下环节: (一)教学生说意思完整的话:
说的训练不能只局限在说话课上,平时的点点滴滴也特别要注意。例如有一次学生们在写作业,一个学生和我说出这样的话:“教师这个字不会写。”听到学生这样说,我立即纠正:“谁不会写,是教师不会写吗?再重说一遍,把意思说清楚,说完整”。于是那个学生听了后,就重新把话说一遍,把要说的意思表达清楚,完整了。在平时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有机会就进行练习,学生就能能逐渐养成把话说完整的习惯了。 (二)利用看图进行说话的训练
挂图说话是小学语文说话训练的一种主要形式,它是在让学生充分观察图画,思考图意的基础上进行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图面分单幅图和多幅图。图画的特点有三人:1、是
1
图意明确,构思富有童趣,吸引力强;2、是画面反映的事物接近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学生爱看;3、是画面的联系点多,便于学生获取说话的材料。单幅图上的人与人,物与物,景与主等,互相关联,密不可分。而多幅图或反映一个情节,或突出一个主题,或围绕一条线索等。一图一个要点,环环相扣,形成整体。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认识画面所画的事物,指导学生在全面观察图画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找出联系点。其次引导学生搞清画面所反映的内容的实质。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把看图中所感知的画面形象转换为语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出要求,先逐幅图说,后连图说,根据人和物的联系,说几句话,要说得合理,通顺,并加以想象,想象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只有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三)根据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对话练习,对话是说话训练的最直接表现形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有人物间的对话表白。例如:《小蜗牛》这一课,讲述了一个童话故事,我会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分角色朗读,情入其中、学在其中。 (四)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说话训练
前面已说过,说话的训练不仅仅局限在说话课上,还表现在生活实际中,也是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主要依托,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有时边讲课文边练习说话,用说话加深对词句,对课文的理解;有时在讲读课文告一段落后,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练习说话。这样既运用了词语、句式又进行了说话的训练,例如:我在教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时,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说话,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看图,让学生展开联想,把后面的情节补充完整学生们发挥想像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说话能力。 (五)利用课文提供的条件,指导学生简要复述。
进行简要复述的训练,要求基本上不重复课文中的原话,需要把疑问改成陈述句,把对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e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