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2023-04-06 22:4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厘米,反思,认识,年级,教学
年级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教学长度单位《认识厘米》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引入刻度尺,使学生深刻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到国家采用的国际单位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国务院公布.我觉得法制教育在此处渗透刚好合适。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会测量物体的长。由于二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形成,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所以我定本节课的重难点是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我围绕以下流程突破本课重难点。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到1刻度之间


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让学生在学生尺上认识了1厘米后,让学生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

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使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研究“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学会测量,实际应用。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bF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