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2022-10-08 05:1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公文的种类与格式》,欢迎阅读!
公文,种类,格式
公文的种类与格式

(省委办公厅培训材料)



一、公文的种类

党的机关公文的常用种类:

(一)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意见:用于对重要课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同知的事项。

(六)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七)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策和或者重大事件。

(八)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十二)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三)(十四)办法、细则:用于对中共中央、中央纪委、中央各部门和省委制定、发布的党内法规提出贯彻实施意见。

(十五)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主管部门提出请求等。

(十六)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 文种比较:

1同一名称的文种在不同机关适用范围不尽相同。

2文种独立性不同。法规类文种尽管单独成类,但很少单独使用,一般组合使用。 3功能相同或相似但使用文种不同。 4请示与报告的异同:

1)共同点:行文方向一致;报送要求一样;签署形式一样。 2)区别:行文目的不同;行文时限不同;结束语不同。

二、公文的格式(略)

参见《机关公文处理手册》第三章。


三、行文规则

(一)行文的总原则:行文应当确有需要,注重实效,坚持少而精。 (二)党的机关行文关系、行文方式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行文关系

1)上下级之间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2)上下级之间业务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3)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在实践中,还应从法理学行政理学和党的执政地位去认识。 2行文方式

1)上行文:下级机关、组织向上级机关、组织的行文。 ①逐级上行文:下级机关向直接上级机关请示、报告工作 ②多级同时上行文:下级机关同时向上级机关和更高一级机关行文。主要用于报告突发事件或重大自然灾害。

③越级上行文:下级机关越过直接上级机关向更高一级机关直至中央行文。一般用于揭发、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特殊情况。

注意事项:

向上级机关行文应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如需其他机关阅知,可以抄送;请示应一文一事;涉及多部门的事项应协商一致;请示件不能直送领导;对不符合行文规则的上报公文上级机关秘书部门可退回下级呈报机关。

2)下行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 ①逐级下行文:上级机关对直接下级机关行文。

②多级下行文:上级机关直接行文到下属几级机关。 注意事项:

党委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权范围行文;部门之间对同一问题未取得一致意见,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同时抄送发文机关的直接上级机关。

3)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一般用“函”行文。 4)联合行文:两个以上平行机关之间就同一事项联合发文。

5)受双重领导的机关行文: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要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应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S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