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

2023-01-07 06: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欢迎阅读!
工作重点,协商,扎实,试点,一线
突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协商在一线”试工作

作者:政协大冶市委员会

来源:《湖北政协》 2019年第9



政协大冶市委员会

今年以来,大冶市政协根据省政协关于“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文件规定的“3+1”工作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着重在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服务基层群众、打造基层协商平台、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和创新实践,取得了实效。

一、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机制,确保委员联系群众全天候全覆盖

为了让政协委员直接面对群众,在基层一线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市政协建立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机制,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市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的通知》,要求每位政协委员根据自身所属界别、工作性质、驻点单位和生活区域,深入社会各个方面,广泛联系社会各界和各阶层的群众,并根据实际情况有代表性地选择23名群众建立固定联系。271名政协委员均有固定的联系对象,委员与群众的联系面广,基本涵盖所有的界别和社会层。政协委员与群众结对联系后,采取电话、微信、QQ、电邮、信函、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全天候保持联系,积极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听取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及时收集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诉求,主动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工作,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一个多月来,政协委员通过直接联系群众,收集各类意见建议600余条,协调化解矛盾纠纷20余件。委员们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经过界别小组汇集整理出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50余条,通过多种渠道向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报送。

二、深化委员“三进”活动,确保委员联系服务群众有抓手有渠道

市政协把深化开展政协委员“进社区、进村组、进企业”活动(简称“三进”活动),作为“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中委员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工作“抓手”和服务渠道。“三进”活动以界别小组为单位,以“结民亲、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献良言、促履职”为主题,以社区(村组)群众、企业为服务对象,以畅通民意渠道、反映社情民意为重点,确保完成“五个一”任务,即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帮助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至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提交一份优质提案、小组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活动开展以来,各界别小组充分发挥界别优势,结合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三大攻坚战、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全市中心工作精心选好“界别活动周”活动主题,集中开展调查研究、协商建言、扶贫义诊、文化惠民、法律援助等助民惠民活动,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比如,7月中旬,市工商联、经济界政协委员结合委员联络室建设,开展了以“委员连企业、服务到家门”为主题的服务周活动,集中向300多家企业发放《大冶市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服务政策汇编》,及时将我市服务民营企业的政策传达到各家企业;与市税务局联合召开减税降费政策答疑问需座谈会,推动降费减税政策落实;与市邮储银行联合召开银企座谈会,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建立委员基层联络室,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就地就近及时协商解决

在对年初确定的重点协商议题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的基础上,根据省政协关于打造“协商在一线”工作平台的有关要求,市政协有代表性地选择在两个社区、两个村、


一家企业和一个界别建立了6 个委员联络室,精心打造“共绘同心圆”基层协商站点,把协商平台建到群众的家门口,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就地就近及时协商解决。市政协向每个委员联络室有针对性地安排810名委员,明确一名班子成员督办、一个委办室协调指导。委员联络室以“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为工作目标,定期组织学习研讨和政策宣传、接待走访群众。每个联络室每周安排23名委员利用半天时间驻室接待上门群众,零距离了解基层情况,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每个月安排一天时间进行集中协商,选择群众最期盼、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议题,邀请群众代表、相关专业人士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等进行协商,提出协商解决意见报送市委、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开展送文化、送健康、送科技、送法律、送温暖等便民惠民服务活动,在市委市政府与基层群众之间架起“连心桥”。目前6个委员联络室已全部建成,并达到“六有”标准(有固定场所、有标识标牌、有学习资料、有人员队伍、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载体),正在按要求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如,新冶社区委员联络室通过接待和走访群众,收集到廉租房管理混乱、物业管理难、食品卫生隐患大、小区违建矛盾多等群众意见和诉30余件,协商化解矛盾10余起。其他几个委员联络室,分别围绕老城区天然气管道问题、城区学校学位不足问题、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村级产业发展问题等,组织驻室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就地召开协商会7次,协商解决问题4件,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14篇,形成调研报告5篇。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流政协机关,为服务委员履职提供有力保障

按照省政协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市政协在落实“协商在一线”三项共性要求的同时,还承担加强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的试点任务。市政协针对政协机关存在部分干部思想懈怠、纪律松弛、激情不高、责任心不强、政治意识淡薄、二线意识较浓等问题,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用“五心”打造一流的政协机关,为服务委员履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坚持政治统领人心,打造一流的学习机关。充分发挥政协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采取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武装,确保机关干部信念不动摇、思想不滑坡、方向不模糊,精神不懈怠、责任不推卸、形象不折损。二是坚持制度管理人心,打造一流的高效机关。对机关已出台的12 个方面的重要制度进行全面优化,使之更合理管用,确保机关工作计划、有落实、有督办、有考核、有创新、有特色、有活力、有合力。三是坚持人品折服人心,打造一流的和谐机关。以人为本,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人性化理念,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用真心真情关心关爱老干部和在职干部职工,用人品折服人心,使机关充满正气、和气、暖气、朝气和底气。四是坚持作风赢得人心,打造一流的清廉机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筑牢防控底线,确保机关风清、气正、廉洁。五是坚持履职顺应人心,打造一流的服务机关。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的要求,全面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让政协机关干部始终带着使命和感情与委员交往,为委员服务。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M9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