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理论与经验论述评

2022-12-31 14:0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唯理论与经验论述评》,欢迎阅读!
唯理论,经验论,述评
理论经验论述评

秦艳芬 2007214071

理论经验论是近代西方的两个主要认识论思潮,共同构成西方认识论哲学,是西方近代精神的精华。

16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中世纪黑暗和文思复兴热情的躁动的欧洲人,开始以理性为基础去面对大宇宙和小宇宙,于是形成了完全属于近代欧洲的崭新哲学。人们认识到要真正认识客体,不仅要研究客体,而且还要研究主体,对主体方面的研究就产生了近代所谓的认识论。当哲学的视角转向人的认识世界时,人类认识本身的矛盾便突现出来,成为哲学讨论的主题。

经验哲学产生于17世纪的英国,英国在宗教信仰方面的宽松、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实验科学的盛行、培根的经验主义传统等因素,最终导致了英国近经验哲学的产生。

欧洲大陆各国受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实的存在)的影响较小,自然科学研究中又推崇数学上的理性演绎法,这样,大陆各国就继承了实在论传统,更注重一般的实在性,认为感觉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有通过理性演绎才可能获得真理,这也就产生了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

作为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哲学,唯理论经验论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关于知识来源问题,也就是有无天赋观念问题。一般地说,经验者都主张知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否认天赋观念,认为我们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知识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否认正确认识起源于感觉经验而以不同方式肯定天赋观念这里所说知识,指是带有普遍必然性原理,亦即科学知识或真理。二者分歧并不是经验论只承认感觉经验作用而否认理性思维作用,唯理论只承认理性思维作用而否认感觉经验作用。

其次,关于认识方法或逻辑问题。经验论推崇归纳法,理论则推崇演绎法。近代经验论的奠基人培根从知识起源于经验这一原则出发,形成他的由个别的感经验上升为普遍必然性认识的归纳法 培根从批判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式的演绎逻辑,而形成他的新工具的归纳逻辑。他指出,正如现有的科学不能帮我们找出新事物,现有的逻辑也不能帮助我们找出新科学经验论相反,近代理论的奠基人笛卡儿认为,在追求真理的出发点上,必须首先探求出一种无可怀疑的原则,并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去形成普遍性的思想。这就是笛卡儿的新的演绎逻辑。这种新的演绎逻辑或演绎方法的基本规则是:第一条:绝不把任何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其为真的东西当做真的加以接受,也就是说,小心避免仓促的判断和偏见,只把那些十分清楚明白地呈现在我的心智之前,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放进我的判断之中;第二条:把我所考察的每一个难题,都尽可能地分成细小的部分,直到可以而且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第三条:按照次序引导我的思想,以便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对复杂的对象的认识,即便是那些彼此并没有自然的先后次序的对象,我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最后一条:把一切情形尽量完全地列举出来,尽量普遍地加以审视,使我确信毫无遗漏。

第三,关于认识可靠性问题,即感觉经验与理性知识何者更为可靠问题。验论者认为,错误或虚假倒不是在感官里,感官并不主动,它只是接受影象,错误或虚假是在判断里,或是在心灵里;判断或心灵没有给予应有周密细致地对


待,没有小心到离得远东西只是由于离得远或由于别原因,而应该比它们离我们较近时显得小和模糊;在别情况下也是这样。这就把错误虚假归咎为心灵,将感觉经验绝对化,只承认感觉真实性,最终从怀疑导致不可知论。与此相反,唯理论者则认为感觉是骗人。笛卡尔说:因为我曾经多次观察到:塔远看像是圆,近看却是方,竖在这些塔顶上巨像在底下看却像是些小雕像;像这样,在无数其他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判断有错误。也就是说,普遍性和必然性知识不能从经验中来,它只能存在于主体之中,仅仅属于思维主观性机能,这就必然导致割断思维与外部世界联系,认为知识先天地存在于主体之中,最终陷入先验论误区。

而作为西方认识论哲学的两个方面,唯理论经验论又存在很多共同之处。 首先,以理性去反对启示或权威是近代哲学共同任务,也是唯理论和经验论共同点。唯理论经验论都坚定地相信人类认识能力,认为在追求知识时,经院哲学是应当加以排除障碍,人类理性才是最高权威,因为知识不是天国知识而是关于自然事物知识。人类获得自然知识目则在于运用知识于工艺技术,使知识产生实际效果,以此促进文明和进步。为了获得自然知识,必须解决获得知识方法和途径问题。这就是近代哲学开始阶段一个基本思想。正因为如此,所以近哲学在重新确立人类知识和理性权威同时,也就重新肯定了自然事物是认识对象。

第二,理论经验论都颂扬人的知识和理性,知识和理性也就是人的智慧。人的智慧能够获得关于各种自然事物知识,并且运用这些知识去控制自然和支配自然,使人类成为自然主人和占有者。这样,在唯理论经验论那里,重新确立知识和理性权威就使主体意识与个体存在关系获得新意义,即意识不仅应当反映存在,而且应当在改造存在中发挥其作用。知识和理性具有控制自然统治自然力量,这才是知识和理性权威性真正表现,这也是近代哲学基本精神又一体现。

第三,近代哲学科学兴起后产物,所以不免受到科学方法论影响。笛卡尔和培根是把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结合最密切人,因此,无论是唯理论还是经验都不否认科学方法作用。随着认识论研究人们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在于扫除了中世纪宗教愚昧和经院哲学烦琐思辨,重振人类理智权威;更重应地还在于它抛弃了古代人那种直观性和表面性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思维方式主应特征为:怀疑、分析和证明,其中占主要地位是分析方法。这也是唯理论与经验论又一共同之处。



理论经验论作为欧洲近代认识史上两大对立派别,虽然各有其片面性,但是它们相互之间进行长期、内容丰富争论和探讨,对后来启蒙思想和各种哲学产生和发展有极大影响,因此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理论经验论就认识论基本观点而言是相互对立,然而,作为反封建资产阶级思想武器,在以理性反对宗教神学方面却是一致,这也正是唯理论经验历史先进性表现。

理论经验论长期对峙和发展还给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打下了深厚理论基础。理论经验论肯定人类理性重要性,但在关于客体、体及主体与客体关系问题上却产生了分歧,所有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人类不能只是运用理性去批判审察一切知识,而是对人类理性本身也需应运用理性进行批判审察,这个任务也就是必须考察人类理性认识能力、来源、范围和界限等问题,康德哲学体系正是由此展开。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J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