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认识》,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点认识
作者:韩丽丽
来源:《现代交际》2013年第02期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当前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党的基层组织 新问题 新举措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21-02 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有4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8260多万名党员,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面临新世纪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基层组织也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对我们的基层党建提出了严峻挑战。首先,全球化催生了规模庞大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党组织覆盖的任务日益艰巨。迅速增长的非公有制经济与覆盖有限的党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012万户、个体工商户3756万户,建立党组织的只有30万个,党组织的覆盖还存在很多空白点。其次,网络手段的普及和运用要求基层党组织必须提高应对舆论热点事件的能力。现在,我国网民人数是3.2亿,手机用户近7亿,这两个规模都居世界首位,40岁以下的网民占全国网民的90%。年轻人不看平面媒体,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是网络,互联网、手机通讯等新媒体凭借独有的信息生存方式、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
二是人口流动给党建带来深刻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迅速增加,目前已经超过了全国人口的10%,接近1.5亿,其中80%是农民工。据不完全统计,流动人员中有300多万名党员。巨大的人口流动规模给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模式、组织方式和服务能力带来许多新问题。由于人口大量从农村流向城市,现在农村主动申请入党的青年人减少,农村党支部队伍老化,后继乏人。农村本来是我们共产党的优势所在,但现在农村的人才状况不容乐观,年轻人流失,精英流失。因此要加强两支书记队伍建设,其中包括60万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建设。 三是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给党建带来深刻影响。我们正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面临实现经济体制转轨和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历史任务,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差距有所加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滋生蔓延,加上西方敌对势力利用一切机会对我们进行西化、分化,频频制造事端,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基层党建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各种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日益增多。这些状况迫切要求我们基层党组织增强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增强快速动员和应变能力,以党组织为核心发挥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四是基层党建工作自身状况也给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带来深刻影响。首先,党员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增加了教育管理难度。近年来我们党员队伍的总量呈持续增长趋势,我国现有党员8000多万,基层党组织400多万,如何加强党员的数量、结构、分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基层党组织的权责不对称,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一些地方和部门书记的责任职责不到位,平时对基层党建工作重视不够,把基层党建工作当成是组织部门的事,但一出问题,首先就把板子打在基层党组织的身上,这样做就使权责不对称。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着形式主义,这样的问题引起群众反感。搞形象工程、盆景工程,口号多、实招少,点上热闹、面上冷清,现在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一些工作在点上看很先进,在面上看不怎么样。 二、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举措
(一)要注重加强各级党组织在全社会的覆盖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非公经济的不断出现,各地流动人口的增多给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从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从两方面给予了新的发展:一是要求更高,要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这里面特别强调了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而且特别强调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更加有操作性和更加适应变化的形势。抓紧在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发展党员,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推进全覆盖。 (二)要明确党的基层组织的定位
不同单位党的基层组织发挥的定位和要求以及着力点有所不同,要区别对待才能有效推进。农村、国有企业、社区、高校、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组织建设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推动工作创新,要有明确的安排和部署,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对他们所需要发挥的作用讲得更为明确和具体。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街道社区党组织和高等学校党组织;有两个是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一个是国有企业党组织,还有是科教文化卫生体育和中小学等事业单位;另外,机关党组织、非公经济党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等也要起到协助和监督作用,探索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三)加强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带头人的工作
首先要改进发展党员的工作。统计表明,现在党员中产业工人的比例在下降,必须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当然也要重视在高知群体、大学生等青年优秀分子和非公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工作,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二是加强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对党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H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