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3-01-11 04:07: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欢迎阅读!
幼小,衔接,策略,存在,解决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在当前教学改革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小学教育保持密切联系,要重点关注这两个阶段的衔接问题。同时幼小衔接也是从幼儿园向小学教育过渡的过程,在此期间所设置的课程具有连贯性和衔接性双重特点,只有发挥出这两种特点,才能够为小学生后续的小学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小课程衔接;身心发展;课程内容;教育评价方式

落实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加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通过高效的课前阅读和书写等方式,为幼儿即将步入的小学时期奠定良好基础。但是,处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时期的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在幼小课程衔接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具体问题来展开教学,既要保证课程的连续性,还要保证其独立性,确保幼儿能够顺利度过幼小衔接这一重要时期。

1.优化教学方式方法

在幼小衔接正式开展之前,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要从生态学角度来建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教育理念,在此过程中正确看到这两个教育时期之间的关系。同时,家长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高幼儿的心理准备水平,保证幼儿园学生可以提前感受到小学教学模式,避免学生在步入小学校园之后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在幼小衔接课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了解一些简单的汉字,让他们可以在进入小学教育阶段之前可以经历一个缓冲过程。同时,教师还要教导幼儿要独立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具,避免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发生丢失。另外,幼儿园教师要定期与小学教师展开交流沟通,优化教学方案,充分展现出幼儿教育水平,让小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方面做好充足的衔接准备。在幼小衔接时期,幼儿认知世界主要依靠的就是探索和发现。所以在课程内容上一定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规律,同时兼顾他们即将面临的小学教育。但是在选择课程内容时,有


时教师所准备的内容并不能满足幼儿兴趣需求,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课程内容的教学难度。并且由于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教育时期,部分教师就会不自觉地将课程容加深,尝试着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教学内容,但是缺引发了幼小课程衔接过于小学化问题。所以在课程内容准备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先考虑本节课程内容是否满足幼儿发展需求,能否顺利实现幼小衔接。避免出现盲目加大课程内容难度的情况出现。

2.绘本为友寓教于乐

绘本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物。为了进一步挖掘绘本在幼小衔接中的多元价值,掌握运用绘本进行幼小衔接的方法,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教师就绘本中探索出与幼小衔接的相关内容,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将知识点巧妙、无痕地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等,让入学准备从小班开启,中班递进,大班突破,为幼儿进入小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家长也应该为其选择那些刺激性较强的幼儿书籍。比如在《我爸爸》,孩子们经过读书就会被一个父亲成为大马后,大口吃食物的模样所诱惑,进而情不自禁的开怀哈哈大笑,继而展开自己的读书,从而提高了孩子的读书兴致。在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对孩子们进行读书引导,使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但同时老师在进行绘本图书选择的过程中,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内容多样性,不但要和孩子的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尽可能地把孩子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同时还要使绘本书籍具备较好的情感性和科学性,以最大限度满足孩子的情感感受和发展需要。又如:教师们选取陪你长大一系列图书《认识你真好》、《123咔嚓》、《此处是动物诊所》、《我有三个名字》、《长长的旅行》等,围绕关爱动物健康的核心主旨,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形形色色的动人爱情故事,以及有关爱护小动物科学知识。让孩子从各种情境中,体验并认识小动物的生命,教会幼儿在和小动物的交往中学会爱心、友善、责任,学会敬畏生命。

3.注重幼儿习惯养成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知识的储备固然重要,但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后续学习的“发动机”,能为他们终身的发展和学习赋能。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教育起始阶段,也是孩子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


重要时期。为了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从幼儿园平滑过渡到小学,教师可以开展“好习惯养成”为主题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师可以教育融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一是以礼仪小标兵为点,引导幼儿践行礼仪。幼儿园可以开展递接、问好、排队三个主题的礼仪小标兵活动。二是以生活为基,培养幼儿的生活好习惯。如利用早晚入离园、午睡、外出活动等环节,引导幼儿学会整理衣物、游戏材料等;利用吃饭、喝水等环节,培养幼儿的如厕、洗手、喝水、光盘等良好习惯。三是以家园合力为根,使好习惯无处不在。开展家园好习惯打卡活动,家长和幼儿共养好习惯。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帮助幼儿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的培养以及提升幼儿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标志,有助于培养并促进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在幼小衔接过程中,老师们以自理能力以及劳动基础为基础,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让他们从多方面得到锻炼。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社会科学衔接工作的认同度、配合度,助力儿童多元个性化发展,帮助学龄前儿童做好入学的身心全面准备,促进儿童顺利过渡、自然衔接。教师应该进一步深入探索幼小衔接对策,做到科学的衔接、快乐的衔接,破解幼小衔接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未来,让每一朵花儿美丽绽放。

参考文献:

[1]朱怡. 双向奔赴的幼小科学衔接盛开“满意”之花[N]. 长春日报,2022-09-02(002).

[2]冯军福,曹萍. 筑梦新学期 一起向未来[N]. 河南日报,2022-09-01(005).

[3]赵晨熙. 推进校外培训监管立法切断“暗度陈仓”后路[N]. 法制日,2022-08-30(00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D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