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2022-08-11 19:16: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教学中的师幼互动》,欢迎阅读!
教学,互动


浅谈教学中的师幼互动

【摘 要】所谓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活动后,从学生中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的掌握以及运用程度来评定有效或无效。幼儿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反思中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手段,促使孩子思维活跃、联想丰富、不断迸发创新火花,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幼儿教学;师幼互动

新纲要指出:教育本身就表现为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互动的教育是难以想象的,更谈不上是有效的。近些年来,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为不断改善,尊重幼儿、热爱幼儿的观念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的落实,积极的师幼关系正在形成之中,不少教师也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积极的互动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1 学会倾听

儿童的语言丰富多彩,教师应该努力释放这些个性元素,并支持幼儿大胆的探索,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老师要善于观察倾听幼儿这种观察和倾听是平等的,随意的,偶尔也带有些目的地,使幼儿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关注。同时,老师还要善于抓住和创造有利于真正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机会。师幼互动激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在活动中保持关注,是建构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幼教育活动产生被支持感和责任感的条件。观察和理解幼儿幼儿的角度去感知他们真正的兴趣点和行为,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



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和行为被关注和支持,并以他们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活动,幼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处于兴奋状态,活动不断吸引着幼儿的注意,让他们持续、主动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传统的师幼互动一般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控制,但在今天的教学中,师幼互动是一种合作探究式的互动。



正如《纲要》要求的那样,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在这种合作探究式的互动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合作者、指路者。



2 选择材料形态,让师幼互动更自由

材料是幼儿学习游戏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又是教育者架起的桥梁,教师的很多教学意图都是通过材料这个媒介来影响幼儿的。



社会活动《爱》中,为了让幼儿了解动物母爱的不同的表现方式,一位教制作了一本小书,让幼儿自由翻看,在书中发现爱心小故事。在试教时,幼儿




边翻看边交流,教师也参与到幼儿的自主阅读中,气氛显得即宽松又自由。但在随后的个别讲述中,这本小书却给幼儿带来了干扰。他们有的把小书当扇子,的把小书抛上抛下,有的把小书卷成了望远镜,根本无心倾听别人的发言。事后,有的教师就提议,能否把小书这一材料从活动中去掉,直接用大图开展活动。研讨,大家还是否定了这一建议,认为虽然小书与大图的内容完全一样,但使用小书却有以下作用:首先,小书能让每个幼儿近距离地、个性化地感知图画,解读揣摩故事内容;其次,小书为幼儿与教师、幼儿幼儿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机会;再次,小书为幼儿的自由讲述提供了练习的样本。但是大图却不能很好地完成以上功能。于是决定还是借助小书与幼儿进行自由互动,只是集中讲述时请幼儿将小书放在椅子下,这样就不会影响后面的讲述环节了。



再如:幼儿创新智慧游戏课程》中《西瓜越变越小》,这个活动我是以水果中的一种——西瓜为主体,因为正值夏季,西瓜是孩子最常见的水果,孩子比较熟悉,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且融入游戏。切开西瓜,红红的瓤,黑黑的籽,甜甜的汁,会激发他们探索的愿望和兴趣,我让幼儿做小问号,在家吃完西瓜后玩一玩西瓜皮,鼓励幼儿把要问的问题,用图示的方法画出来,有的幼儿问:你用什么方法把西瓜切开的?有的问:有几种与众不同的吃法?有的问:吃完后瓜皮有哪些玩法?有的幼儿问:瓜皮像什么?小动物们会把瓜皮当什么?家长和孩子共同想办法查资料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从而丰富孩子的思维内容,双向提问,,也加强了师幼间的互动,教师还给了幼儿一个展示疑问的空间,让幼儿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探究学习,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内在动力。



3 在课堂活动中,师幼互动技巧的实现还包括:

3.1 教师在课堂上的巧提问,开放式的提问能很好地开阔幼儿的思维,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久而久之,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就会被激发,回应教师的能力及与教师互动的能力都会加强。反之,封闭式的提问,只需幼儿回答不是不对,时间一长,容易使幼儿不假思索、盲目跟从,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3.2 教师在课堂中的巧回应,如果说提问是抛球那么回应就是接球了。幼儿进行来回的抛接球,其实就是与他们最好的互动。对于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教师总要给予相应的回应,回应时除了多用赞美、鼓励的语言,回应的内容也是多样的,回应还必须因人而异。我们必须通过回应提升幼儿相关能力或者增幼儿的自信心。



幼儿教育教育事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幼儿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品质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正如维果茨基提出: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递活动,实际上就是在成人和儿童之间发生的社会共享的认知。因此,教师与儿童之间建立一种积极有效的互动,让儿童和教师在互动中沟通、促进,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我在幼儿园看到了什么》.刘晶波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美(罗弗著)魏明通译,科学工作研究教学法(198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CQ.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