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述评

2023-11-10 10:3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述评 》,欢迎阅读!
新论,述评,器乐,表演,技能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述评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述评

摘要: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是一本有关器乐表演技能的内部机制、器乐表演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器乐表演技能学习的普遍原理和器乐表演的心理与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著作。它从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器乐演奏、器乐表演以及器乐教学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和阐述。 关键词:《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音乐教育;心理学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是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王朝刚教授于2006年出版的论著。该书从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器乐演奏、器乐表演以及器教学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和阐述。笔者认为,该书对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在学界是举足轻重的。

音乐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最为复杂的种类之一。这是因为,音乐教育活动除了遵循人类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外,还要遵循音乐教育的特殊规律。”①音乐教育过程有别于一般教育过程,原因在于音乐本身具有的特殊性。音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培养与塑造中,教育者不仅仅教授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能力。然而,音乐能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新论》认为,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专门能力两大类。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语言能力和操作能力等。专门能力是符合某种专业活动要求的一些特殊能力的结合,音乐能力。音乐能力由曲调感、音乐节奏感和听觉表象等特殊能力构成。所以,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然体现出其特点和规律。《新论》正是以此特殊性为出发点,对器乐表演和器乐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术探讨与系统论证。 一、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研究的学理阐释

《新论》是一本有关器乐表演技能的内部机制、器乐表演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器乐表演技能学习的普遍原理和器乐表演的心理与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的著作。笔者发现,《新论》针对器乐表演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学科交叉渗透,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系统研究和阐述。那么,器乐表演中的技能和技能培养就应当作更为深层的阐发和学理阐释。 《新论》认为,技能是由于练习而巩固了的行为方式。技能按其性质和表现特点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不同的技能活动具有不同的操作对象和操作方式。动作技能主要借助于肌肉运动骨骼运动和与它们相适应的神经系统来实现,表现在直接接触事物的动作中。心智技能指经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接近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它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大脑里进行认识活动的技能。

笔者认为,器乐表演技能的教学亦应由两方面做起。一是动作技能的教授,二是心智技能的培养。这里,动作技能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器乐表演中的技巧。但是,仅仅具有高超娴熟的技巧在表演中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较好的情感表达。《新论》认为,技巧只是手段。所谓心智技能就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大脑里进行认识活动的技能。这里,笔者认为,演奏者在表演中,应当重视对音乐的分析和理解,达到对音乐作品的真切感受和真实表达。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理智与情感的交融,即教授技巧的同时要注重情感培养。 二、器乐表演技能教学研究的心理学研究

但凡与教育研究有关的命题,必然会涉及到心理学教育理学研究。受教育者在接受新鲜知识同时会伴随心理的变化,如厌倦、抗拒等心理状态。唯有正确掌握其心理不断变化状态,寻找能够与其心理变化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新论》中有四章对器乐表演技能教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研究

作者首先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状态进行了逐一分析。如学习机、兴趣激发、主动与被动学习的成因和相互关系以及学习者的自我意象等。《新论》认为,


自我意象集中表现为自我评价、自我期望与成就归因三个方面。其次,作者针对受教育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心理状况给予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着重分析了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以求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新论》作者用了两章的篇幅对受教育者,尤其是器乐表演者的怯场和胆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怯场问题教育学学界和心理学学界已有诸多研究,但《新论》作者从心理学以及生理学的角度,系统的阐述了怯场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我们注意到,怯场的解决方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完全有效的,但作者从保守疗法和预防两个相互作用的方面来对怯场问题的解决进行了论证。 笔者认为,器乐表演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原因在于演奏者在器乐表演的时候,总想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发挥出来,把最好的水平奉献给广大观众。在这样的背景下,紧张、胆怯是当时心理状态的自然流露。那么,在器乐表演技能教学的过程中,就应注意到要树立演奏者上台后的自信心,引导并让其克服紧张胆怯的心理。《新论》中所提到的几种解决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三、器乐表演技能学习特点的空间性研究 《新论》在器乐表演思维的论述中提到了几种维度的研究作者针对受教育(即表演者)在器乐表演技能学习过程中各种思维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将其分为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动作思维和逆向思维五种思维形式。同时,对器乐表演思维的特点作了空间性的研究,分别从时间性、正面性、模糊性、创造性和思维定势六个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 四、结语

《器乐表演技能教学新论》从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方面对器乐演奏、器乐表演以及器乐教学进行了系统、详尽的研究和阐述。该书的出版对音乐教育学的研究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对今后致力于音乐教育研究的人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注释:

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200510.2 参考文献:

1】王朝刚.器乐表演教学新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61

2】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 出版社,200510

3】戴维哈格里夫斯著 黄虹编译.最新音乐理学荟萃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6T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