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教女先教己

2022-08-21 21:56: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儿教女先教己》,欢迎阅读!
教儿教女先教己
教儿教女先教己

20151018日,隆尧青少年训练营的老师和家长们冒着寒风细雨走进根源书院,参加了一天的国学家教课程,讲课当中,成易老师从身、口、意各个方面阐述了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主导性和言传身教的重要性,结合现实教育存在的问题,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纲领性原则,老师的讲课使在场的家长和老师重新认识到传统家庭教育的智慧,时至今日,我们必须重新拾起中华名族早已断了一百多年的圣贤教育

古人教学四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第二:言语 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

亲师配合:

在家里,父母教育孩子要恭敬老师,视师如父;在学校,老师教育学生要孝顺父母。

亲师配合,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亲师分离,教育势必事倍功半。

双亲配合: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绝对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说对方的不是,这是最关乎亲情的事。如果父母双方都常对孩子说对方的恩德,母亲说父亲身为一家之主的恩德,父亲说母亲十月怀胎,操持家务的辛劳。那么孩子从小就学会知恩、感恩,以后自然懂得报恩。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言传包括: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 身教包括:不杀、不盗、不淫、

有了言传身教,古人讲,“诚于中,形于外”,好的言传身教来自于我门正确的思想观念,所以,还有“意教”,即古人所说的“存心”要正“意教”包括三方面,即不贪、不嗔、不痴。《易经》讲“蒙以养正,圣功矣”即是养此“三业之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父母的言传身教、起心动念就是孩子成长的环境。

父母的德行便是孩子德行的“模板 父母的言语便是孩子言语的“模板 父母的存心便是孩子存心的“模板


模板”好,“器具”品质自然就好,“模板”不好而想要“器具”好,难矣!因此,作为家长在和孩子相处时,言传身教不可不慎!

学习佛教艺术中的教育智慧

图为龙子赑屃,力大无穷,形似龟,好负重,除此,还有龙子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龙子睚眦,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龙子螭吻,好张望,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

龙生九子,子子各不同。教育更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果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家长或老师个人的喜好、社会追逐的潮流、制度所框定的条文加教于孩子的身上,那么,这样的孩子多半会被埋没和摧残。

“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精神”正是老师“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精神。 儿女是花果, 父母是树根, 若要花果好, 根深树自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5i.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