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023-01-02 17:17: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青少年,方法,教育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作者:石才吉尕

来源:《文学教育 2015年第20



石才吉尕

心理现象曾被恩格斯称为“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但进入本世纪,与之相连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加之独生子女受家庭、社会的宠爱等种种原因,造成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其中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现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偏差,甚至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我们用心观察学生就会发现:有的性格懦弱、孤僻,缺乏进取心;有的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他人,颇具攻击性,会做出正常人认为不可理喻的事;有的则生性激动,对所见所闻极易做出过激行为;有的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以上类似的还有许多。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为之担忧。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因素

1.家庭教育因素。“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

2.学校教育因素。学校注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心理卫生,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会造成学生心情忧郁、情绪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

三、如何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方法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

2.学校教育中,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教师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认知能力,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教师要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

其次,对低年级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开始,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


知道称赞和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等等。

再次,对中高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除了上述一些游戏、活动外,增加阅读材料、心理问答、谈心、交流等内容。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习良好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组织谈心、交流。无论是问卷调查,还是材料分析、谈心等,都是建立在中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恰好弥补了低年游戏活动的缺点。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长发育初期,这一时期心理则几乎从零开始,尽管孩子入学前受到家庭的一些影响,但是这与学校教育阶段相比,则显得微乎其微,这一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我们只有从小抓起,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论文]

(作者单位: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师范附属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1p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