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历史优化方案岳麓版必修3习题:第二单元第7课知能演练学业达标 》,欢迎阅读!
,
[同学用书P27])
[随堂巩固]
1.(2021·贵州学业水平测试)下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 )
解析:选B。依据所学可知A为甲骨文;B为小篆;C为隶书;D为楷书。本题选B项。
2.(2021·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字体端正规范。下列四个“書”(书)字中,属于楷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①为篆体,故A项错误;②为隶书,故B项错误;③符合楷书的特点,故C项正确;④是行书,故D项错误。
3.(2021·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唐朝怀素的主要书法成就是( ) A.楷书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解析:选D。唐朝怀素的主要书法成就是草书,选择D项符合题意。
4.如图为唐代杰出书法家柳公权书《玄秘塔碑》,被后世广泛学习与临摹。这种字体是( )
A.隶书
B.行书
C.楷书 D.草书
解析:选C。依据所学可知,唐代柳公权所作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玄秘塔碑》正符合上述特点。
5.一曲《沂蒙小调》唱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临沂的绮丽锦绣。临沂有着秀丽的人文景观,城内的“洗砚池”“晒书台”等遗址,留下了东晋“书圣”的不朽作品。这位“书圣”是( )
A.钟繇
B.顾恺之 C.王羲之
D.柳公权
解析:选C。机敏运用教材基础学问,可知“书圣”指的是王羲之。 6.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明代商品经济进展 B.人们对书法观赏水平提高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人们的文化素养有较大提高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进展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世俗化、平民化是指书法艺术的普及与生活的联系日益亲密。随着商品经济进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使书法艺术拥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本题选A。
[课时作业][同学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历史学家郭沫若说:“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对甲骨文的生疏正确的是( )
A.甲骨文是一种图画文字 B.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 C.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书法艺术 D.奠定了秦朝统一文字的基础
解析:选B。留意题干关键信息:“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题干关键信息主要反映了后人因“契之精而字之美”对甲骨文“神往”,说明文字的审美可以跨越时空界限,B项正确,符
合题意;A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
2.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
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由于书同文字( )
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 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 C.使文字简洁明白有用 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
解析:选D。书同文字的统一字体是小篆,故A项错误;书同文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强调的是汉字的有用功能,故B项错误;本题考查的是书同文字后文字简洁、明白、有用所产生的影响,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可知,书同文字的措施便于文化的沟通和进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融合和进步,故D项正确。
3.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C.“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D.“不真不草,流淌奔放”
解析:选B。秦朝的标准字体是小篆,“状如龙蛇,钩连不断”是对草书的评述,故A项错误;“笔画圆弧,富有奇趣”是对小篆的评述,故B项正确;“结体扁平,方劲古拙”是对隶书的评述,故C项错误;“不真不草,流淌奔放”是对行书的评述,故D项错误。
4.下图为“熊”字书法作品。按其字体消灭的时间先后挨次排列,排在其次位的是( )
解析:选D。A是楷书,B是篆书,C是草书,D是隶书,书法字体消灭的挨次应当是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由此可知排其次位的应当是隶书,故选D项。
5.(2022·湖北荆门高二期末考试)2022年10月31日,其次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研讨会”在北京进行。会上训练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乐观响应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号召,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足够的文化担当传递了正能量。”以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字
与书法艺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秦汉时期消灭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B.魏晋南北朝时期消灭自觉的书法艺术 C.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D.两宋时期消灭追求书法共性的书法家
解析:选A。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汉字进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时期,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隋唐时期消灭了留意规范法度的楷书和狂放不羁的草书,标志着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展,消灭了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四大家,他们的书法主见追求共性而忽视法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2022·湖南益阳高二期末考试)在世界文明史上,唯独中国汉字始终沿用至今。“最爱说的话永久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下列对汉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B.演化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C.既“音美”又“形美” D.由象形文字渐渐进展为表意文字
解析:选D。本题考查汉字的起源、演化。汉字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之一,A正确,不符合题意;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可知其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正确;不符合题意,“音美”是指中国话,“形美”指方块字,C正确,不符合题意;汉字既有象形文字,也有表意文字,D错误,符合题意。
7.“少年上人号怀素……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此句描述了( )
A.隶书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B.楷书的字形方正,法规严整 C.草书的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D.行书的工整清楚,飞洒活泼
解析:选C。怀素是唐朝的草书大师,据此即可推断C项正确。
8.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苏轼的书法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d1j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