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扇形,上册,人教,教案,单元](/static/wddqxz/img/rand/big_5.jpg)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教案设计
教材 版本 备课 时间
新人教版 2021-11
教材 年级 备课 地点
六上
备课单元 及内容 备课 教师
第七单元 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6-106页的内容。有关统计图的认识,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本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有统计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知的,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知道他们的特点,并且具有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通过对本班学生喜欢运动项目的数据分析,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图的不同作用。 (2)初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3)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同总数的关系,能从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为决策服务。
(4)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 2、 能力目标:
(1)通过扇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2)在数学活动中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提供的相关数学信息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相关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能力。 3、 情感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进行健康知识教育。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就本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解析并提出可行建议,真正实现“轻负高效的生命化课堂”。 (一)教材例题分析 1.例1:扇形统计图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为引入有关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通过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对数据的进一步处理要求:你能算出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多少吗?以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引出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教材让学生将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未完成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面积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百分比的过程,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在完成了扇形统计图后通过三个问题的思考(即“上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用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
本例题教学只要求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不要求绘制扇形统计图。 2.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各异,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条件也不一样。例2基于三组校园树木数量相关数据,通过不同的统计内容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统计图的多样化与优化中进一步认识各统计图的特点。同时体会对于相同的统计对象,当需要表达的信息不同时,选择的统计图也不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价值,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第(1)小题统计的是树木总量在2007~2011年之间的变化情况。既可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一题对比的意图在于让学生体会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突出选择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即表示数据变化趋势时用折线统计图更直观。 第(2)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既可以用扇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条形统计图只是直观呈现了各种树木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而扇形统计图能更直观、有效地反映出校园树木数量的分布情况,突出选择扇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小题统计的是各种树木的数量,教材中只出现条形统计图,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在对比三种统计图特点的基础上突出选择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条件:当只需要表示各项目的数据时,用条形统计图就可以了。 (二)几点建议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yM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