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飞蛾外激素

2023-04-28 01:45: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飞蛾外激素》,欢迎阅读!
飞蛾,浅析,激素
浅析飞蛾外激素



自古民谚中就有“飞蛾扑火”的说法,飞蛾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夜间光亮处,我们时常能看到它的身影。对于飞蛾,它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扑火,还在于在生物学中被称之为“化学通讯”的寻偶方式。本篇小短文主要浅析飞蛾的外激素,对飞蛾外激素作初步简单认识。

影响飞蛾寻偶的外激素,主要是性外激素。据百度百科介绍,性外激素是昆虫成虫腹部末端或其他部位的腺体所分泌的一种能引诱同种异性昆虫前来交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性外激素具有特殊的气味,能够吸引很远范围的雄虫飞来与雌虫进行交配。各种昆虫的性外激素有专一性。目前已有若干种昆虫的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已经阐明,大多属于酮类、醇类和有机酸类。此外,百度百科还介绍到,性外激素已能人工合成,人们将性外激素大量运用在农业防虫上。人们将行为激素作引诱剂,与黑光灯物理方法或杀虫剂相结合防治害虫。

由相关资料了解到,每只昆虫的性外激素含量极微,一般在0.0051ug1ug等于百万分之一克)。哪怕只有极少量挥发到空气中,就能把几十米、几百米、甚至几千米外的异性昆虫招引来。据资料记载,1904年,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于一所被丛林包围的黑屋里,他把一只雌蚕蛾扣在纱笼里,尽管风狂雨骤,当天晚上还是有40多只雄蚕蛾穿过风雨赶来交配。第二天晚上,法布尔在雌蛾周围撒满樟脑和汽油,但一点也没影响雄蛾寻找雌蛾,照来不误。由此可推知性外激素对蛾的巨大作用。

下面回归对飞蛾性外激素的浅析。在雌蛾体上长有的特殊化学物质,即性外激素,它可扩散传布,把雄蛾从遥远的地方招引来,进行交尾。性外激素分泌的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很大。一只雌性舞毒蛾只要分泌0.1微克的性外激素,就可以把100万只雄蛾招引过来。此外,其寻偶方式还得益于雄蛾的嗅觉器官的发达,它们的触角往往长成羽毛状或栉状,从而对雌性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感觉十分灵敏,几乎可以感知只有几个分子的信息

1


有人用舞毒蛾做试验,当风速在每秒100厘米时,雄蛾对4.5千米以外的雌蛾性外激素仍有反应,但除去触角后就失去了这种反应。

在对飞蛾外激素作了初步了解后,我们可以据此对症下药,从它的原理出发,找到防治蛾虫虫害的方法。

据悉,现代科学据此原理研制了模仿雌性昆虫释放的外激素的在昆虫交配过程中起通讯联络作用的化学物质(昆虫性外激素或性信息)或其类似物,即性引诱剂(简称性诱剂)。使用性诱剂可诱杀大量的雄蛾,减少雄蛾与雌蛾的交配机会,因而对降低田间卵量、减少害虫的发生量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对雌虫成体分泌的性外激素进行详细分析,并制成与雌蛾极为相似的合成性外激素,用以大量捕捉雄蛾,不仅能够减少雌蛾产卵数量,将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大量散布空气中,还可打乱雌雄成虫的交尾信息使其无法找到对方交尾。这种方法在害虫密集地区达到了减少害虫的目的,为减少树木虫害开辟一条新路。

由于水平有限,在本篇短文中主要援引资料对飞蛾的性外激素作了简析并据此总结了现代科学预防虫害的方法,希望能从中对飞蛾性外激素有初步简单认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kp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