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团校建设总结》,欢迎阅读!
![团校,总结,建设](/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1.jpg)
高校团校是高等院校对团员骨干和学生干部的培训机构,是高校团组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高校团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党放心、青年满意的共青团干部为办学宗旨,对于加强共青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能力建设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团校建设,对团组织更好地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发挥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的作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使高校团校更好的为高校共青团的建设服务,更好的为高校广大团员和团干部的成长成才服务,有必要结合新形势对高校团校未来建设与发展方向作深入的探讨。 一、高校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意义的思考 过去的20年里,高校团校在高校共青团组织的骨干培养以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伴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团校要主动适应这种变化,进一步找准定位,加强自身建设,朝着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一)高校团校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团校必须始终坚持“政治代表队”的职能,这是由党和团的特殊政治关系所决定的。这一职能是团校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团校办学的最大特色。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校必须以为党培养优秀人才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客观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是团校的首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团校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团校要在与“两课”紧密结合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政治理论的专题课堂教学、以时政热点为主题的研讨会、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团员、特别是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发挥学生骨干在全校范围内的辐射作用,以广大团员喜闻乐见的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二)高校团校是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所谓素质教育主要是对教育对象进行知识、能力、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和行为品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教育。当代大学生承载着复兴中华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面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作为培养青年干部后备人才的摇篮,团校在开展教学时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人事协调能力及执行能力等方面的优秀学生干部。团校要成为校园全面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领路人,团校学员既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又要积极影响和带动他人,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成为素质教育主客体的统一。
(三)高校团校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舞台。校园文化从内容上讲包括政治文化、道德文化、学术文化、实践文化、文体文化等,从载体上讲包括院系文化、学生组织文化等。团校要积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正确的校园政治文化和高尚的道德文化,通过课堂上的知名专家学者的言传身教倡导纯净的学术文化,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传承身体力行的实践文化,通过团队活动引导健康的校园文体文化。总之,团校要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的繁荣,要充分发挥政治代表队的职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力量,促进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四)高校团校是共青团“两型”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高校团校作为共青团学生骨干的培养基地,必须大力加强“两型”组织建设,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青年的需要。团校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就要不断学习知识、更新观念、注重实践研究,要适应新的变化,保持团结奋进,始终积极向上。团校加强服务型组织建设,就要了解当代青年新的特点,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当代青年的成长需要。建设“两型”组织有利于增强团校的发展动力,提高团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的体现团校的价值。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不能仅停留在满足青年学生兴趣爱好的层面上,不能把团校
建设为“青年俱乐部”。团校应该在尊重青年、服务青年的基础上加强教育和引导青年的工作,用先进的理论武装青年,用坚定的信念鼓舞青年,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愿当大任、勇当大任、能当大任的栋梁之才。
(五)高校团校是共青团组织的人力资源库,是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旗帜。团校学员均为来自高校各级团学组织的学生骨干,他们在团校这个大熔炉里共同成长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员们有时是活动的策划者,有时是活动的执行者。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团结与协作在做人做事、导向成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于学员来说是难得的人生经历,将使学员们在团校毕业之后尽快地适应社会工作岗位。同时,要根据学员在团校学习期间的表现,给予毕业学员在高校团学系统挂职锻炼的机会。团校要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干部,打造学生骨干人才梯队,成为高校中的“骨干摇篮”和“造血工厂”,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校的探索与实践
北航团校就新时期高校团校的建设方向做了有益的探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本着育人为本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北航团校开展了专题教学、团队活动、学员讲堂、实践教学及小组自由教学活动五种形式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深学政治理论、勤学修身知识、培养自学意识,加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通过专题教学、学员讲堂、实践教学等活动,强化了广大学员的全面素质。十二年来,从这里走出的学员近1000人,他们中有的被免试保送攻读研究生、有的考取国家公务员、有的被选拔担任学生指导员...现在,在北航各院系分团委(学生会)都活跃着团校学员们的身影。
(一)北航团校的教学培养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北航团校的专题教学活动由校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实用技能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演讲辩论技巧、活动组织方法,学生干部工作技巧、应用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等。讲座除了向学员们传递知识信息外,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位学员提供一个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引导学员根据自身兴趣和需要,自学多门类的知识。在开展讲座的同时,团校充分注意发挥人才优势,积极鼓励学员展开交流讨论,举办了诸如院系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总结等学员讲堂活动。现在,团校已经成为各院系学生干部交流协作的重要舞台。在团队活动方面,团校已成功举办了生存训练、素质拓展等培养个人素质和团队意识及协调能力的特色活动。以小组自由教学活动的形式,团校积极为学员提供实现自身想法的机会并给予充分支持,为学员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展示自我的平台。除此之外,作为团校实践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在重大活动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也能看到团校学员们踊跃的身影;在每年的暑假期间,团校都根据校团委的要求和学员们的实际情况组织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队,分赴祖国各地调查研究,使学员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
(二)北航团校的制度建设。在教学内容上力求贴近实际,努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北航团校也做了新的尝试。北航团校要谋求发展,就要对旧有制度进行完善或改革,同时创立和发展符合教育规律的、有利于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实现育人目标的新制度。目前,北航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教学大纲制度、团校内部学分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和挂职锻炼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保证了北航团校的科学发展。 结束语
面临新时期的挑战,高校团校的发展正处于调整转轨期,这是高校团校事业继往开来蓬勃发展的前奏。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两型”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后备人才储备库,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高校团校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怀着兼济天下的豪情,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h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