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产品经理年轻人社交真相:有多少「伪社恐」在逃避社交》,欢迎阅读!
编辑导语:“社恐”一词如今听起来并不新鲜,它似乎早已脱离医学病理范畴,变成了这届年轻人“拒绝社交的保护色”。微博上#当代社恐最想逃离的瞬间#一话题,阅读量就高达8亿之多。听说你社恐?巧了,我也是! 先来做一个小调查,你觉得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吗?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的社恐程度,可以先灵魂拷问一下自己: 这三条都中了,那你可能确实有点“社恐”的症状。
在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称自己“重度社恐”,并以此为由尽可能地回避社交场合。互联网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下,沟通更加便利,但为什么“社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了?
怎样才是真正的“社交恐惧症”?
一般来说,社交恐惧症有三种症状—— 社交恐惧症的几种症状
但是,就像“谈毒性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一样,谈社恐不谈程度也是耍流氓。
在医学上,社交恐惧症被定义为一种临床疾病,属于恐怖症的一种。我们常说的强迫症、焦虑症和恐怖症并列,隶属于神经症大类。恐怖症患者的恐惧对象可以是广场、动物、闭室等多种特定事物,这个恐惧对象也可以是社交。 不过,这些症状需要明显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且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才能被确诊为“社交恐惧症”。而且,真正的社恐患者发作时,往往会伴有恶心、心悸等痛苦的生理反应,严重时需要服用抗抑郁药物来缓解病情。 如果你不满足上述这些判定标准,那么在医学上,你还真不能被确诊——你也许只是性格内向或不擅长社交。
很多性格内向的人也会误认为自己是“社恐”,两者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并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说内向的人是不想主动社交,那社恐的人则是不敢,比如郭德纲其实是一个很内向的人——他曾不止一次在采访中透露这一点,但是没人信……这其实也能从侧面看出大家对“内向”的误解。 郭德纲谈自己内向
内向的人虽然不喜欢社交,但在必要的时候仍然可以与他人正常交谈,甚至可以做得更优秀。因为内向常常会伴有“情感深沉、富于幻想、办事谨慎”的品质。郭老师能与观众产生自然幽默的互动,除了于谦老师强大的助攻,可能也得益于他内向的性格。
但如果是社恐患者,他们是没有办法强迫自己与他人正常交流的,更别提当众表演了。如果对社恐患者施压过大,甚至会造成难以修复的心理创伤。 内向从来都不带有负面意义,荣格提出,“内倾型人格”只是和“外倾型人格”一样相对的中性概念,并不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内向是一件坏事,扬长避短,内向型人格也可以创造出比“外向”的人更优秀的成绩。
虽然真正的社恐患者只是少数,但为什么有这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有“社恐”这种大病呢?——很多年轻人会把“不善社交”归为“社恐”。
根据去年中国青年报、中国社科院和探探联合发起的调研显示,年轻人中有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恐”,其中,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
当代青年的社恐比例
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和热爱广场舞Party的父母辈相比,新生代青年没那么热衷于线下活动,线上社交也仅限于“笑死”和“哈哈哈哈哈”。
老一辈人精力充沛、交际广泛,他们的快乐周末是约个酒局、搓个麻将,还能抽空抚养一两个人类幼崽。而很多年轻人的理想周末,不是爬山游泳逛街蹦迪,而是和自己亲爱的大床度过一个悠闲的假期。
同样是20来岁的花样年华,这届年轻人一到周末就苦心钻研“推辞学”,跟人打交道的时间还不如撸猫多。如今的年轻人对待社交,总是觉得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必要。
这或许并不是个人的原因——时代在变化,社交对人们的意义也在发生变化。60后、70后从小到大过的都是高度集体化的生活:在家,兄弟姐妹一大帮;工作后,周围人既是同事、又是多年好友。所有人的生活都紧密相关,社交就如同空气一样必要且寻常。
“单位”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扮演着“中间层”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代人的社会关系。所以时至今日,许多北方城市的人依然习惯把“公司”叫做“单位”。但从90年代开始,国企改制导致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单位解体,中间层也随之消失。
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性格”也渐渐发生了改变。90后似乎很难理解大厂时代的人们共同拥有的情感态度,就像父母们不理解年轻人喜欢独处一样。90后、00后正在进入独居时代,年轻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愿迁就别人委屈自己。独处,相比群居生活,更能带来简单直白的快乐。 有调查研究显示,超过90%的独居青年选择独居的理由,是想要追求个性化生活,不想忍受各种约束。 独居青年选择独居的原因
然而,在互联网技术与消费主义的共谋下,不想主动社交,也难逃被动社交。
在职场上,每天都有十几个群聊狂轰乱炸,要权衡立场,要谨言慎行;回到家,紧绷的神经刚刚放松,点赞之交、“砍一刀”之交、“求帮投票”之交就统统扑了上来;好不容易挨到周末,理个发还要应付Tony老师的推销,坐个地铁还要被各种微商求扫码加微信——服务业的内卷波及到消费者身上,又触发了一连串“疲于应对”。
就像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刻像当下这样,对人们的社交技能有着如此高的要求。”当我们终于能一个人躺在沙发上刷刷手机时,谁又不想就地躺平呢?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的名句
很多年轻人并不是真的恐惧社交,只是恐惧在嘈杂的信息时代,以社交之名产生的蓄意打扰。
无论是真正的社恐,还是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或者只是性格内向,人类对真诚的“社交”与“陪伴”是有切实需求的——毕竟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孤独经济的目标人群
然而,在社交能力和环境条件都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时,孤独经济就应运而生。据研究,57.69%的孤独人群会为了排解孤独产生消费。 孤独人群的消费欲望
在众多消费品里,虚拟社交是一剂猛药——一个人打游戏没劲?可以找个陪玩一起打;单身太久了寂寞?租个虚拟恋人嘘寒问暖;到了深夜孤枕难眠?打开哄睡服务,真人小哥哥小姐姐唱首摇篮曲给你听……越来越多的“空巢青年”,一边在社恐小组里哭爹喊娘,一边在虚拟社交里乘风破浪。 虚拟社交的几种形式
但是我们都清楚,通过这些方式排解孤独,只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消费行为。你可能很难想清楚自己因为什么与Ta产生共情,但Ta一定是因为钱。 有媒体曾爆料,在某陪玩平台上有“租号”骗单的情况发生:骗子在网上租来等级高的游戏账号,吸引找陪玩的用户下单,事成后再秒删好友,让人猝不及防。
这还只是小打小闹,有的诈骗团伙还盯上了这些用户的情感诉求,实施“杀猪盘”,既骗感情又骗钱。被社会毒打过后的年轻人渐渐意识到,想要拥有安全稳定的亲密关系,还是只能靠自己。
不管你的“社恐”处在哪一等级,请记住:社交是建立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的,不要自视过低。你能和对方建立联系,就已经说明你身上有很多不自知的优点正在吸引着Ta。就算关系出现了问题,也不要将所有过错都无理由地归咎到自己身上。
当然,在开始一段关系之前,我们需要说服自己坦然接受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毕竟,结果的产生很难受人的控制,如果两个人真的不适合做朋友,再多的消极预期也没有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压力逐渐袒露内心。
在这个时代中,得到爱、得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得到理解。希望每个人都能被温柔相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