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白城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22-11-05 19: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抓实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白城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欢迎阅读!
脱贫,白城市,攻坚,基层党建,助力
抓实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白城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作者:赵广忠,张闯,韩旭洋

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7年第2



白城市共有5 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3 个、省级贫困县2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384 个。2016年,白城市委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新,落实重点任务,把夯实农村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源泉动力,实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双促双赢”。

建强组织核心,筑牢脱贫攻坚堡垒。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是关键。一是突出抓好换届工作,配强班子选优带头人。在村党组织换届方面,严格遵循“三高三强两满意”选任标准和“九种情形人员”不得推选要求,签订换届承诺书,下发提醒函,建立换届工作重大事项报告和周报告制度,严把人选素质、程序步骤、矛盾化解、难点攻坚、培训提升“五个环节”,落实组织领导、督查指导、制度保障、选风选纪“四项措施”,圆满完成全市村级换届工作,“一肩挑”比例81.2%。在乡镇党委换届方面,认真执行乡镇领导班子职数职位设置、领导干部选任条件等政策规定,把好组织领导、排查摸底、分析研判、人事安排、换届纪律等关键环节。市委提出并实现以县(市、区)为单位,乡镇党政正职至少配备2 名女干部、2 35 周岁以下年轻干部、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党政正职占十分之一的目标;有95.9%乡镇党委书记为原党委书记连任,80.8%乡镇长为乡镇班子成员选拔任用;进乡镇领导班子“三类人员”104 人,占16.5%。二是全面完成“六星一网”工程提升村级组规范化服务整体水平。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面积充足、环境优美、设施完备、冬季取暖、管理科学、活动经常的“六星”阵地,实现服务方式“一网覆盖”。采取部门包保、日常调度、联合检查等举措,两年共投资1.95 亿元,高标准完成全市919 个村规范化服务建设,并全部实现冬季供暖和建立服务群众远程监控纪实系统,建强脱贫攻坚主阵地。组织101 名乡村党组织书记和市县包保部门领导赴浙江大学进行培训。三是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推动提档晋级。推行村党组织年度分类定级制度,全市倒排确定整顿对象94 个。按照配强班子治

“软”、加强帮扶治“穷”、完善制度治“散”、解决矛盾治“乱”的思路,采取领导进点、部门包点、第一书记驻点等措施,解决难点问题548 个,协调资金物资4361 万元,确保全部转化,并开展整顿“回头看”,巩固整顿成果,助推脱贫攻坚。

打造过硬队伍,强化脱贫攻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打造一支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的战斗队伍。一是狠抓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换届后,围绕脱贫攻坚、党纪法规、“双带”能力等知识,市委组织部采取专题辅导、观看专题片、经验绍、实地考察等方式,举办市直部门选派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全市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提高乡村党组织书记领导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脱贫攻坚。各县(市、区)参照市里的模式,培训第一书记814 人次、乡镇领导班子926 人次、村干部7658 人次,培训覆盖面100%。二是加强第一书记队伍建设。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部门单位的包保责任、党员和干部的帮扶责任,市级安排125 个单位组成65 个驻村工作队,帮扶65 个贫困村,市县两级择优向384 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449 名。为确保第一书记履好职、尽好责,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下派第一书记队伍管理的意见》,明确工作职责、驻村时间、生活待遇和工作纪律,驻村期间每天给予一定补助,每周报销一次往返交通费,同时对不称职第一书记实行“召回制”。督促派出单位落实责任、项目、资金“三个捆绑”政策,对第一书记驻村和履职情况进行抽查暗访。洮北区采取“五奖五惩”方式强化第一书记监管,创建“第一书记支农网”,促进农民增收。三是推进“项目支书双助力”工程。通过在政策、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致富助力和带富助力活动,发挥项目支书在脱贫攻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实施“支书带富计划”和“党员带富行动”,增强党员脱贫致富本领,提升引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创新活动载体,增强脱贫攻坚活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务实管用的载体作支撑,让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一是开展“一诺三联四帮”活动。通过采取乡村干部和农民党员做出脱贫攻坚承诺;组织乡镇干部分片联系村干部、村干部直接联系农民党员、农民党员重点联系贫困户;帮思想、帮技能、帮项目、帮资金等措施,把农村党员干部推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共作出脱贫攻坚承诺34871个,帮助发展项目23886 个,协调资金物资6147 万元。大安市开展“千名干部驻百村进万户”百日行动,抓党建、谋发展、帮项目、送温暖、促脱贫。洮南市开展“千人下乡”帮扶活动,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打捆推进。二是开展远教育助力农村电子商务促脱贫攻坚活动。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站949 个,其中在村部建设电子商务服务站837 个,占行政村总数91%,并建有电商服务制度、规划和台账,设施齐全,网络畅通。电子商务代购代销成交额1694 万元,培植农产品品牌27 个,促进群众增收。三是推行农村党建“十个规范化”建设标准。细化组织设置、队伍管理、阵地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述评考核、服务群众、村级事务、干部管理、基础保障10个方面31 项内容,为农村党建提供规范标准。

完善工作机制,搭建脱贫攻坚平台。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党建扶贫常态长效化,必须在建机制、促长远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完善服务机制。结合村级组织规范化服务建设,健全完善村干部坐班值班、群众服务需求代理代办、县乡干部巡回服务、无职党员网格化设岗定责服务制度,提高服务群众精细化水平。全年开展代办领办约办和巡回服务31425 次,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3849 个。二是健全完善督导机制。投资230 万元建设白城市精准扶贫大数据监控平台。市级领导带头督导包保县(市、区)、乡镇和村脱贫攻坚。市县领导不定期深入贫困乡村调研走访,解决难点问题。采取抽查检查、随机暗访等方式,逐级督导检查,层层传导压力。三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把抓党建促扶贫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联述联评联考”重要内容,建立党建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完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在党建扶贫中的履职测评、考核和评价体系,确保党建扶贫见实效。镇赉县开展扶贫开发“五项攻坚”,每年按10%比例评定标兵村党组织书记并享受副乡级工资待遇。通榆县建立“四位一体”的脱贫包保体系,开展优秀第一书记评选活动。

强化基础保障,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强化基层基础,提高服务群众水平。一是发展壮大新型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农村土地确权等措施,探索资源开发、服务创收等模式,深入推进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攻坚提升计划,全市村集体经济总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16 年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 万元和10 万元以上村分别达到98.7%64.4%消灭空白村。二是持续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增长机制。2016 年县级财政投入6621.7 万元、村集体收入补充2998.8 万元,全市村均运转经费达到10.5 万元,村书记平均报酬达到2.07 万元,为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2 倍以上。同时,全市所行政村全部建立5 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三年任务一年完成。三是建立党建脱贫专项扶持基金。各县(市、区)整合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党员创业扶持和困难党员扶助资金,按照每个村不低于2 万元标准,设立总额度1956 万元的党建脱贫专项扶持基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创业扶持、救助帮扶等,推动党建脱贫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白城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赵鹏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aR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