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剧课程教学探究

2023-03-16 17:4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童话剧课程教学探究》,欢迎阅读!
童话剧,探究,幼儿,课程,教学
幼儿童话剧课程教学探究

幼儿童话剧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不仅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表演的乐趣,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幼儿参与演出,需要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训练幼儿的表演技巧,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2.陶冶幼儿情操

情感的表现是演出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深入地了解故事的情节更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变化,这样可以陶冶幼儿的情操。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幼儿在演出中需要相互配合,彼此尊重,相互帮助,因此要教育幼儿学会理解、尊重、宽容和关心,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 1.剧本的选择

剧本的选择应该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情节简单明了,能够引起幼儿兴趣并容易理解,同时还要考虑剧本的长度,不要过长或太过简单,既要体现故事情节的张扬和盛气凌人的气氛感,还要适当引入幽默元素,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的演出场合。 2.角色扮演

剧本的角色设置应考虑到幼儿的个性特点和能力。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特长和性格特点选择角色,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表现欲。同时,老师还要适当分配角色,根据不同幼儿的不同特点和表现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指导。 3.舞台布置

舞台布置是幼儿演出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可以为演出营造出一个浓郁的气氛,增强观众的观赏体验。在布置方面,应考虑到幼儿的观赏习惯和审美情趣,尽可能地让幼儿到视觉的刺激,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角色的气质和情感。 三、教学方式


1.集体探究法

幼儿教学当中,集体探究法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分组中,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互动性和合作意识,在个别演练环节中,既能利用小组互相学习的形式来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又能培养幼儿的眼观耳听和理解能力。 2.观摩交流法

观摩交流法是指在幼儿教学中引导幼儿观看一些范例演出或者一些理论的讲解,让幼儿对表演技巧、台词表达、语调和音量等方面有更清楚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能够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幼儿表演的技艺和成果的考核以及对幼儿在表演中参与度和团队意识的评价。在考核方面,可以采用布置任务和作业,以及直接现场观察和个别指导的方式来评估幼儿的表演能力和表现情况。同时,要注意与幼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在评价方面,应综合考虑幼儿表演的技术、表现力和自信心等多个因素进行评估。

总之,幼儿童话剧课程教学是一项充满挑战和乐趣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指导,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TY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