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伍尔夫作品的女性主义文论及女性主义》,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伍尔夫作品的女性主义文论及女性主义
作者:杨文文
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1期
摘要:伍尔夫的著作主要反映了女权主义思想和同性恋倾向,尤其是她的女性主义文论,对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非常大。本文从伍尔夫的家庭、生活背景、幼年遭遇以及当时的男权统治情况着手,分析作者作品中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源起,并指出女性主义思想对后世女权主义起到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伍尔夫 ;女性主义 ;文论 ;影响 引言
伍尔夫是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作家之一,著有小说《到灯塔去》、《达洛维夫人》、《雅各的房间》等,不仅在本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在国外也极有知名度。伍尔夫曾多次参与妇女解放运动,因此也发表了诸多关于妇女问题的论著及小说。本文从伍尔夫的成长背景入手,分析伍尔夫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特点。 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家庭与成长环境 (一)家庭
伍尔夫于1882年出生在英国伦敦,父亲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著名文学评论家、传记家,母亲是一个相当优秀和具有个人魅力的女性。由于父母亲的优秀以及家庭条件的优渥,伍尔夫幼年在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这对她今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她的姑妈卡罗琳·爱米丽亚终生未婚,一生写了很多宣传女权主义思想的著作,显然,这对伍尔夫后期的文学创作也带来了影响。伍尔夫13岁时母亲朱莉亚去世,给年幼的伍尔夫带来沉重的打击,导致她第一次精神崩溃。伍尔夫22岁时父亲又离世,父亲的去世导致伍尔夫第二次精神崩溃,难以面对父母相继离世,她试图跳窗自杀,但自杀未遂。同年12月,伍尔夫开始在《卫报》上发表作品,后出版了第一批散文,她的文学之路,便就此开启了。 (二)生活的时代背景
伍尔夫不仅是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理论家、随笔作家与批评家,并且是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权运动的一位先驱者。伍尔夫之所以提倡女性主义,与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伍尔夫32岁时(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拉开了序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战争便爆发了。之后又过了十多年,在伍尔夫在世的最后几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又爆发,战争给伍尔夫向往的理想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由于男权统治下的社会大背景,以及受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得伍尔夫忧心忡忡,陷入精神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态,资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伍尔夫常常出现幻听、焦虑、头痛等负面症状。她曾经在给一名律师的信中讥道:“难道不是父权制度使你们趋向战争吗?”她还将男权主义与法西斯主义联系起来,认为:“众人的世界与自我的世界紧密联系,前者的暴政取向衍化出后者的暴政与奴役”。[1]可见,伍尔夫以其言行,彰显了女权主义思想由萌芽到成熟的历程,毋需置疑,她对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论的诞生
通过对伍尔夫家庭、早期经历以及她生活的时代大背景的分析可见,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家庭因素、男权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尽管伍尔夫在家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由于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她无法去正规学校上学,由于在受教育权上的不平等,导致她心中存在阴影,并因此滋生出了女性主义意识。她早期的作品《远航》、《墙上的斑点》、《雅各的房间》、《达洛维夫人》等,都可以看出女性主义的影子。 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不仅仅是停留在获得平等权利的层面,她深刻地认识到,女性即便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获得平等就业的机会,仍不能表明女性可以真正地分享政治权力,她认为,制约女性权利和地位的真正原因,是父权制社会的形成。因此,伍尔夫便通过一些随笔或小说,批评了父权制对人,尤其是对女性思想和行为的麻痹与遏制。为呼吁女性以自己的思维与价值观来重建社会,建立和平、美好的新世界,伍尔夫开始号召女性摆脱职业男人的嫉妒心、占有心,贪婪与自私,但仅凭她一人的力量,无法与整个庞大的男权社会相抗衡,所以,她只能通过写作的方式,呼吁女性摆脱男性霸权的压制,争取话语权,由此,伍尔夫便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时代。
三、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文论对女性主义的影响 (一)女性主义思想的推崇
不可否认,伍尔夫是女性主义理论的先驱式人物,通过她的不断创作,才将女性主义思想全面地引入到了文学领域。伍尔夫对女性的深入思考,引发了她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的深刻认识,在她的小说《自己的一间屋》中,便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讨论女性大众的社会与经济地位,且通过杜撰莎士比亚妹妹的故事,来影射“钱”对于女性生存的重要意义。可见,伍尔夫所提倡的女性主义,不仅仅是指女性要在思想上独立于男人,还应该在经济上独立于男人,这样才能真正地促进女性的独立。 (二)女性主义思想的升华
在不断探索女性主义思想的同时,伍尔夫发现,柏拉图所提出的“双性同体”概念对于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阐述,因此,在后期的女性写作传统与女性写作范式探究中,她将“双性同体”概念充分地引入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当中。由此可见,伍尔夫对于女性主义思想的理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她最终总结出:应该从根本上消除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立在两性对立基础上的思维模式、伦理价值、社会意识等标准,才能真正地使男女两性获得自由与求同。因此两性必须要和谐发展,不能出现第一性、第二性的差异。“双性同体”概念的提出,在理论范式上反映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伍尔夫最终认为,只有双性同体,才能消融两性间差异,使男女真正实现平等,使两性可以任意选择他(她)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获得真正的个人自由,最终实现一种没有性别差异的理想社会。[2]例如,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作者便借助莉丽这位女性,诠释自己的思想变化,并通过详细描写莉丽对拉姆齐夫人从崇拜、赞美、困惑、质疑,最后到理解认可的过程,反映出了伍尔夫对女性主义思想由认可、否定,再到否定后理解的一个提升。 三、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的内涵
通过大量资料研究表示,虽然伍尔夫被称作是女性主义的奠基人,但她本人却非常反感“女性主义”这个词汇,拒绝他人将自己贴上“女性主义思想”的标签。准确来说,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对女性地位的推崇,最终的研究也未通过女性主义思想来结束。伍尔夫在研究女性主义文论的同时,也密切地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关注着人类道德、良心的走向。从另一方面来看,伍尔夫除了有作家的标识外,还可被称作哲学家、思想家与理论家。整体总结认为,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属于宏观的女性主义思想,她的思想预示着女性主义批评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3] 结语
伍尔夫作为西方女权运动的先驱,同时也是女性主义文论的领导者,其文学作品与思想意识,对促进性阶层平等,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她在诸多文学作品中宣扬的女性价值、女性意识、女性创造力也得到了后世女性的重视和发扬,伍尔夫关于女性主义的文论,犹如暗夜中的一盏明灯,为后世女性解放运动的发展以及女性文化创作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值得我们加以借鉴和重视。语 参考文献
[1]王小清.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伍尔夫的《到灯塔去》[J].语文建设,2013(27):167-169. [2]李伟,赵娟.《达洛维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11.
[3]朱江.从伍尔夫《到灯塔去》看意识流主题的构建[J].语文建设,2014(11):125-12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S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