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2022-11-07 20:08: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规程,管理制度,操作
操作规程管理制度

第一条操作规程是装置或设备从初始状态通过一定顺序过渡到最终状态的一系列准确的操作步骤、规则和程序,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技术文件,操作人员操作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生产指挥系统指挥生产的依据,具有法规性质。

第二条 操作规程的编写要反映设计思想,不断总结生产经验、教训,执行上要保证安全生产以及同一操作的统一性,做到可靠、先进、合理、有效。

第三条 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工艺技术规程、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开车规程、停车规程、紧急停车规程、应急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的操作步骤与安全要求;工艺参数的正常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防止和纠正偏离正常工况的方法和步骤;操作过程的人身安全保障、职业健康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

第四条 职责分工

1、技术科是操作规程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的要求和本公司生产际组织相关部门与人员对操作规程的编制、修订,并对操作规程初稿上报。

技术科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年度评审工作,同时对操作规程至少每3年进行审核修订。

2、生产单位负责组织操作规程的培训、考试,技术科、安全科、生产单位等相关部门负责日常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公司总工程师负责新版操作规程的批准与发布。 第五条 操作规程的编制

1、起草。由技术科负责组织公司技术人员、工段长、班组长,主要岗位操作人员编写完成操作规程的草稿。

2、会签。操作规程草稿完成后,技术科须组织公司相应岗位操作人员进行讨论、评议,充分听取各操作人员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形成操作规程初稿。

3、审核。操作规程签发前,应时行审核。内容涉及专业技术较强的,须交由相应专家进行评审。

4、签发。操作规程由总工程师进行签发。

5、发布。操作规程发布后,应送达所有相关部门和生产车间、生产岗位,并

1


由接收人员签字。

6、反馈。技术科应定期检查操作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掌握操作规程的执行效果。

7、持续改进。技术科应每年对操作规程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每3年对操作规程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并重新发布。

第六条 操作规程的执行。

1、操作规程最终由生产车间负责执行。生产车间应每月对各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只有参加操作规程培训并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执行本岗位操作规程。

2、技术科、生产科、调度室、生产车间负责监督操作规程的执行,遇有问题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

3、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的操作步骤执行操作,做到操作有记录,步步有确认。

4、操作记录应由生产车间每月底收回,并进行存档处理。 第七条 操作规程的文本管理

1、操作规程可以以活页本形式由技术科留存,各岗位操作规程由技术科统一打印分发。

2、操作规程的文件编号按我公司相关体系文件规定统一编号。

3、操作规程合订本采用A4开纸,正文采用5号宋体,标题采用4号加粗宋体印刷。

4、各工序的操作室必须将岗位操作规程摆放整齐,保持完整、清洁,进行交、接班。作业现场要始终存放最新版本的操作规程文本。

第八条 操作规程一经颁布,操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因违反岗位操作规程而酿成的事故,其责任应由本人负责。

第九条 技术科技术人员、生产单位工艺技术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岗位检查岗位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对违章操作有权令其停止。

第十条 新工人在独立顶岗前,所在生产车间必须对其进行岗位操作规程学习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否则不可顶岗和独立操作。

第十一条 因岗位操作规程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其责任由编写、审核、批准者承担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SU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