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学一至八章知识点》,欢迎阅读!
第一章学前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机构类型的多元1、学前教育学研究的目的化和社区化 教育方探索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法科学化 方法和规律,提高教育者9、学前教育思想孕育的质量,从而提高学前教和萌芽阶段(远古 -19育的质量 世纪初期)帕拉图 在2、学前教育实施的形式及西方第一次主张儿童特征学前家庭教育:领先公育 亚里士多德 性随意性随即性单独性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 久性 学前社会教育:提出 教育要遵循自托儿所幼儿园托幼一体化然 捷克夸美纽斯 历幼儿班儿童福利院国际史上第一部 母育学sos儿童村群体性目标性校 以及世界上第一计划性多样性 步 世界图解 洛克 3、学前教育的任务(1、教育漫话 白板说 卢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实践梭的爱弥儿 裴斯泰经验引进分析于借鉴国外洛齐的林哈德和葛笃的学前教育的林论和实践德 母球读物 2、通过学前教育理论的研10、学前教育理论的究提高学前教育的科研水形成和发展阶段平知道学前教育为培养一1950—2050 代新人打好基础 同时为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 国家制定相关的教育政策德国 福禄贝尔继承提供理论的依据 和发展了夸美纽斯和4学前教育学的内容(教裴斯泰洛齐的主张 育学研究对象任务和学习1840第一幼儿园 撰的方法,学前教育和教育写了《人的教育.><幼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儿园教育》指导理论的关系,与儿童发展的关(1、教育应当追随儿心,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童发展之自然2自我婴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托幼家的关系合作等学前础3、强调游戏的价值 教育的科研等 并根据儿童的特点将5学习学前教育的方法(1教具玩具教材融为一牢固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及体创造了恩物 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了杜威著作《民主主义解发展趋势2遵循理论联与教育》经验与教育》系实际的原则3学习与思宣扬儿童中心论 宣考相结合的原则培养各种扬儿童中心论 教育能力 及生长 教育即生活 6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蒙台梭利1907儿童之古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原家 1909蒙台梭利教始社会初期儿童公有公育法1933童年的秘密 育 ,近代社会的 17世纪教育理论要点 (幼英国贫民幼儿保护和养育儿自我学习的法则 设施 是近代欧洲设施的重视教育环境与教师胚胎 18世纪末欧洲出现的作用 强调感觉训有组织的学前教育 练、 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11、我国学前教育的展 德国福禄贝尔1840创建立和发展 办世界上第一幼儿园 20康有为 大同书第一世纪 国外学前结构大发次提出我国实施学前展 1学前教育机构的社会教育 数量增加 2机构多样陶行知 办元思想 中化 3师资质量和教育质国化 平民化 主张量的提高 通过艺友制 解决师7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资培养 展 陈鹤琴对我国学前教(1904张之洞张百熙制定育的贡献 《奏定学堂章程 19031学前教育对儿童一年张之洞湖北幼稚园我国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关第一所自己创办的学前教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育机构 2旧中国幼教运2学前教育要考虑的发展陈鹤琴1923我国儿童的特点3要对儿最早南京鼓楼幼稚园 抗童进行全面发展的教战时期我国第一所公办幼育 4幼儿教育要多样稚师范 江西实验幼师 性5坚决反对以教师陶行知南京中国第一乡村诶中心或儿童中心主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张雪义倾向教师要对儿童门 北平香山慈幼院 3加以指导6幼儿园要新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家庭密切配合 1978 重大变化 1、学前教12国外学前教育流派 育结构多样化 2走上规范(1、前苏联 2、强调化 法制化道路 外部刺激3、认知心理8、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学 4西方开放教育(基本理论和实践模式多理论 样化 教育目标的整合化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
发展 13、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的发展 经济发展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机构的产生 学前及偶遇的任务手段内容受社会经济的影响2、学前教育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14从历史发展来看教育任务经历了4各阶段1、初创时期生活和安全1850-1950 促进身心发展1960-1970智力和社会性1980促进身体的情绪的和社会性的发展
3、学前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1政治对教育的性质分制约作用2、政治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3学前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5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1、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对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影响 对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影响社会文化变迁对教育的影响 2、学前几哦啊与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递过程有自动去粗取精的主动选择
16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的问题(高度科技化 高度工业化 高度城市化 住宅高层花 独户话 食品精细化 发展危机 儿童发展所需要的种种环境条件的丧失变异给儿童发展带来的障碍和为题
17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国际化 多样化 科学化 整体 规范化、 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发展
18儿童的发展: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的进行质变和量变的过程 身体发展 指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心理发展指儿童的认识过程 情感意志和个性的发展 19儿童发展的理论 帕拉图的先天理念说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 双生子爬阶梯实验 洛克的白板说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赞可夫教学结构作用论并提出了促进儿童发展的三大教学原则(高难度 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三原则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成熟 练习和习得经验3社会性经验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20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为儿童发展提供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儿童身心发展过程遗传素质的差异是构成儿 童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之一但是遗传因素不起决定作用 2环境和教育与遗传环境相比教育有更独特重要的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他规划着人的发展方向 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深刻 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老师) 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作用(1、学校教育有专职教师2、有明确的目标3学校教育是一种最简捷最系统的影响儿童方式) 儿童自身的能动性儿童发扎的过程不是消极的接受外部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21、儿童观的演变
儿童地位观(国家本位 和人本位)
儿童能力关(无知无能 富有学习潜力人格主体) 儿童作用关(消极被动轮:环境决定论 和遗传决定论)积极主动轮 22、现代儿童观
儿童诗人具有与成年人一样的一切基本权益具有独立的人格2、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各种发展的需要3、是自主建构的个体4是处于发展初期的优质个体5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6以游戏和生活为主要活动7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的
23、0—1岁的发展和教育
心理和动作:感知觉 动作发展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教育“给身体和精神满足 发展基本动作 提供适当玩具 儿歌 音乐教育 24、1---2岁儿童发展和教育 生理和心理:独立行走 语言交流 游戏活动 直觉行动思维 教育:游戏 户外活动 预读讲故事 25、3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心里 ;强烈的好奇心 好模仿 同伴关系的发展 性格发面 进入第一反抗期也成教育危险期 认知方面的发展 教育:运用多种手段发展认知能力2、创造条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良好地习惯4、满足儿童正当的活动需求 26、4岁儿童的发展和教育 心里(活泼好动 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认知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 教育要点:培养观察力在观察中学习 培养同情心 发展表现力和创造力 27、5—6岁的发展和教育 心理(爱学好问 抽象思维开始发展 语言能力提高 有意行为增多 个性初步形成
教育:1、采用游戏化方法发展诸方面的能力2利用生活中的机会获得生活经验养成自理能力3 提供条件尽可能的参加各种有益活动4提供运动机会让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5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28、当今社会幼儿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什么样的儿童观 1儿童是幼儿教育的主体2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因人而异3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符合发展是以性原则4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主导形式5家园配合 协同发展
第四章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 29、教育目的广义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指一定社会对年青一代的培养规格和教育质量所规定的标准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最提要求
30教育目的和方针的联系和区别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是国家制定的都是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 方向目的和实现的途径等方方面的总体要求 而教育目的仅是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标准
31托儿所的性质和任务托儿所负有教养3岁前幼儿及其为父母亲参加工作提供方便的双重任务
具有福利性和教育性的性质 任务: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暴雨和教育促进儿童得到初步的发展 要培养小儿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强壮 智力发达 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好基础
托儿所教育任务的具体要求 1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进行适当的锻炼促进身心正常发展2发展小儿模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智力得到发展3培养小儿有爱礼貌诚实勇敢的良好的品德4培养良好的饮食睡眠等文明习惯
32托儿所的集体保教原则
(1以保为主保教兵种2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3教育内容适应心理和体格发展 又要比起发育略有提前4活动多样 动静结合5适应个别差 异尊重个性6成人做良好的榜样7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8与家庭密切联系
33托儿所的保教要领 (睡眠 饮食 穿衣盥洗等卫生习惯 大小便的习惯 语言动作 认知能力 与他人关系的发展) 34幼儿园的教育任务 实行暴雨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的诸方面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具体任务:做好卫生保健工作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2发展有的基本的动作增强体质促进幼儿健康3使幼儿掌握粗浅的知识技能 发展幼儿的注意力 观察力 记忆力 想象力 和思维能力4激发幼儿爱家乡 爱集体 爱祖国的 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5培养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35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教育的一般原则(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3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充分利用儿童 家庭 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1包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3教育的活动性与活动的多样性3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的原则 一日活动各种活动不可偏废 各种活东必须同合为一个整体
第五章全面发展的教育
36学前儿童全面展的的意义(、1、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重视体育提高全民族素质、重视智育为题该文化科学水平奠定基础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的保证 美誉有利提高社会的审美能力2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体育为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智育满足认知发展促进智力发展德育帮助适应社会生活促进个性品质的健康发展美誉陶冶儿童情操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37、体育的任务 (保护儿童生命促进健康成长 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锻炼身体发展基本动作 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38、体育活动的实施 (为儿童创设连好好的生活环境 科学护理生活:物质环境的创设 心理环境的创设 2精心组织各种体育活动提高儿童健康水 39实施体育活动应注意的问题(1注重身体素质的提高2重视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首先是体育活动游戏化 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最后注意体育活动环境的创设3注意体育活动教师的指导方式 40、智育的任务
(传授粗浅的知识2发展语言3 发展智力 4培养学习兴趣 求知欲 学习习惯 41智育的实施应住的方面
(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课程计划2注意早期经验的获得和积累3激发求知欲语和兴趣 4发展口头语言 5提供活动 丰富学习环境6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42德育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萌发儿童爱祖国集体劳动科学的情感培养自信好文有爱勇敢爱护公务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扥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内容:文明行为习惯的教育 萌发爱的情感 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43、德育的实施
(日常生活实施德育组基本的途径 专门的德育活动是有效的手段 实施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热爱和尊重儿童 遵循德育规律实施德育 (由近到远 有具体到形象 直观形象切记说教空谈 注意个别的差异 44美育的任务 (1教给幼儿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的知识培养对艺术的兴趣2初步发展儿童对周围生活自然文学艺术的美得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的能力( 45、美育的事实 (1创造美的环境2领略大自然的美3感受各种社会的形态美4注重艺术教育5早游戏中实施美誉6节日娱乐的美誉育 46如何对学前儿童进行智力品质的培养(学前期是智力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应注意1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条件提供各种适合智力发展的活动机会和学习场所有意识地培养儿童的各种智力品质2从儿童开始在重视智力发展的同时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吃饭穿衣等是儿童手脑并用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展示儿童的创造性才能对发展儿童的智力品质尤为重要 第六章幼儿园的游戏 47儿童游戏的特点 (1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2是在假想中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3没有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义务不直接创造社会财富4游戏中伴随着愉悦的情绪:游戏适应儿童的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
能在游戏中积极活动
感到极大的快乐,在游戏中儿童能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游戏没有强制的目标没有压力感到轻松快乐 48、游戏的早期传统理论(剩余精力说: 席勒斯宾塞 松弛说: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 生活预备说格罗斯生长说阿普利登复演说霍尔成熟说拜敦代克 49当前的游戏理论 (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认知结构理论皮亚杰学习论桑代克激励调节轮埃利斯活动论维果斯基鲁宾斯坦艾里康宁 50角色游戏的特点 (1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活动2是创造性的想象活动3内容主要反映社会生活4具有很大的可灵活性
51角色游戏的教育作用(帮助认识社会2提供广泛交往和道德行为实践机会3发展有的智力4促进身心将抗发展
52角色游戏的指导(1创设良好的条件:丰富生活提供玩具材料保证游戏时间准备场地2知道游戏的过程:组织游戏 ,丰富游戏内容提高游戏水平:教师扮演其中的角色 准备必要的玩具材料,指导幼儿制定规则,增强游戏的集体性正确反映生活,注意个别的教育3指导游戏的结束: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 ,做好整理工作,评价总结游戏
53各年龄版角色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小班幼儿直接依赖玩具准备足够玩具并叫他们使用 其主体与角色带有不稳定性教师要在游戏中担任主要角色中班:启发指导制定计划 商定主题分配角色 帮助幼儿加深对角色的理解,鼓励联合玩游戏,鼓励自己制作玩具适应需要。大班:培养独立游戏能力,多用语言来指导 ,加强游戏的集体性,组织幼儿自己评价游戏
54角色游戏的计划与记录(1观察分析幼儿游戏:一般情况记录 重点记录2制定知道角色游戏计划:指导要求,重点指导部分 55结构游戏的特点 (创造性活动 操作活动 造型艺术活动)
56结构游戏的教育作用
(1使基本动作特别是手得到协调发展2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丰富知识培养幼儿热爱生活4培养细心耐心坚强的良好个性品质
57各年龄版结构游戏的特点与指导(小班:首先安排场地 足够数量玩具 认识和结构材料 有意识搭简单的物体 引起兴趣每人一份在游戏中互不妨碍。中班:结合各科教学利用三步参观丰富生活经验 增加结构造型只是 有目的的选材结束时鼓励发表意见发展创造思维。大班:启发微结构活动收集材料 保证结构主体内容不断发展 进行集体活动 交会制定计划重点指导掌握运用新技能实现构造设想重视结构成果通过展览会开展各种游戏 提高对结构成果的认识 提高分析评价的能力
58表演游戏的特点 (1是一种戏剧艺术活动2是创造性的活动 59表演游戏的指导 (1协助幼儿选择游戏主题2提供游戏的物质条件:简易的舞台与背景,服装与道具3指导幼儿表演的技能:教师示范表演,师幼共同表演 对幼儿进行表演技能的训练,启发幼儿创造性表演 60智力音乐体育游戏的指导(1游戏前介绍游戏、2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61玩具的种类
(内容分形象玩具 智力 建筑 体育 娱乐 制作材料分木制 布 纸 毛绒 铁 塑料 性能分:拖拉 敲打 惯性 电动 遥控) 62玩具的选择
(具有教育意义 2活动多变 多宗功能 3 富有艺术性4 符合卫生要求5经济实惠
63各年龄版玩具的选配 (小班 易于取房 中大班 智力体力发展需要的玩具 大班自制玩具 和制作玩具的材料) 64玩具的教育意义 (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基础和物质中心 在游戏中幼儿的思想和行动都是围绕着设个玩具这个物质中心展开的正如鲁迅所说游戏是儿童罪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 65、幼儿园课程基本要素 (课程目标 内容 组织评价)
66幼儿园课程性质 特点 性质:基础性 非义务性启蒙性 特点:融合与一日生活之中 游戏是课程基本的形式 以幼儿直接经验为基础
67、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课程目标:;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课程内容: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文
课程组织形式:整个教学法 主张游戏法 和小团体式得教学法
课程的编制原则和方法:民 科大儿连现适教陶言 具体方法 圆周法直进法 混合法
68蒙台梭利教育法 (教育目标:直接目的帮助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最终目的建立理想和平社会
教育内容:日常生活练习 感觉教育 语言教育 数学教育 文化科学教育 教育方法:有准备的环境: 秩序自由真实与自然 美感与安全 教师:环境的提供者 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资源者 教具:刺激的鼓励性 操作的顺序性 工作的趣味性 教育的自动性
69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以乌索娃 查包洛赛兹为代表 教育目标:强调培养个性全面发展能符合新社会的发展要求有创造性并具有一系列对今后整个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优良品质的儿童 教育内容:儿童生活的组织与教育 节日和娱乐 作业教学
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日常生活活动 和作业 教育评价:主要在教学过程进行 很少采用智力测验
70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1凯米—德芙里斯课程课程目标:长期目标发展儿童的自律和自住型,近期目标分为认知和社会 情感两部分
课程内容:日常生活 传统活动 来自皮亚杰理论启示的活动
课程组织和实施:独自操作物体活动 群体讨论 小组规则游戏和实验2、high scope课程目标初期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后期以儿童主动学习为中心是儿童认知和情感社会性协调发展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关键经验所涉及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采用开放教育的作法
课程组织与实施:有兴趣区活动 小组、集体活动 71瑞吉欧教育体系 课程目标:追求儿童愉快健康幸福的成长 内容:来自周围环境,生活中感兴趣的事 现象核问题来自他们的各种活动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主要以项目工作和项目活动展开,项目活动是瑞吉欧方案的灵魂和核心
72幼儿园的课程编制模式(目标和过程模式) 73幼儿园的课程目标的取向(行为 表现性 生成性)
74幼儿园课程内容取向及组织(即教材 学习活动 学习经验)课程组织:(分科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
75幼儿园课程评价 目的:了解幼儿实际发展状况是教师能针对性的对幼儿的需要特点及个体的差异决定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及活动形式和指导方式
评价的内容:1对课程方案本身的评价2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3对课程效果的评价
评价的原则1有利于改进和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76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2积极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4活动性原则 5直观性原则
77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活动法:游戏法 实验法 操作练习法 直观法:观察法 参观法 演示和示范 口授法 :谈话法 与讨论 讲解与讲述
78幼儿园的组织形式和领导(组织形式:集体教学 分组教学 个别教学 集体教学的组织和领导:1组织集体上课的基本环节和要求:备课, 上课的组织领导
79组织集体上课应注意的问题:1关注幼儿的内在的动机和需要2强调同伴之间经验的分享3重视幼儿自主规则的建 80 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意义(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机构在教育工作上做好承接和连续帮助幼儿较为顺利的实现有幼儿园向小学的过度环节在过渡期中的种种不适应
81幼儿园和小学的差异 (1教育教学任务 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的不同2 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方式不同3 师生关系不同4环境设备的选择和布置不同5社会和成人对儿童的期望不 81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1为幼儿入小学做好身心准备:认真完成知识性教育的任务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品德素质 幼儿独立性的能力 对幼儿进行综合性生理训练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热爱;y幼儿对小学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于其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密切相关 82如何培养儿童的求知欲(1正确对待儿童的提问2对儿童要求适度3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R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