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过敏体质的中医调理》,欢迎阅读!

过敏体质的中医调理!
据统计,20年来罹患气喘、过敏性鼻炎的小孩由1.5%升至10%左右。对于此病症,临床上患者血液中的IgE会偏高,现代医学使用抗组织胺、纇固醇或减敏疗法来治疗。然而以长期治疗的观点来看,亦可结合传统医学,相辅相成寻求更好的治疗效果。
过敏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的有异位性皮肤炎、过敏性鼻炎及气喘﹝在儿科则称支气管性哮喘﹞等。于每年冬季寒流来袭时,最常见到气喘发作的病例。传统中医学上,气喘﹝支气管哮喘﹞属于「哮证」范围,致病机转分先天内因与肺脾肾有关,及后天外因主要由于外感六淫和饮食生冷、酸咸、肥甘厚味等引起。
一、发作期:寒性哮喘与热性哮喘。
二、缓解期:表卫不固肺虚型、中气衰馁脾虚型、元气亏乏肾虚型。
临床上小儿因脏腑娇嫩﹝稚阳之体﹞,传变迅速,故易夹痰、夹滞、夹惊等。治疗上不宜用猛剂,应以「培元固本」和「扶正祛邪」透过辩证给于适当处方。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疾病疗效逐渐被发现,如常用补气药:黄耆、人参、灵芝、白术…及补血药:当归、阿胶、熟地… 等都有促进免疫作用。灵芝能抑制组织胺的释放;白鲜皮、蝉蜕、防风等,能抗皮肤过敏;地龙的含氮成分有抗组织胺作用,而且能缓解组织胺引起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麻黄、细辛、葛根等,能抑制过敏介质如组织胺,SRS-A缓肌钛等的释放;大枣、人参、黄耆,含大量的还核甘酸,可提高GAMP的量,加强免疫系统的调节。
饮食调理上则可多摄取含维生素A、C及含钙食物。维生素A有润肺、保护气管上皮细胞能力,如番茄、鱼肝油、胡萝卜、南瓜等;维生素C有抗炎症、防感冒、抗癌等功效,如大枣、莲藕、柠檬、青椒等蔬果;钙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橄榄、青菜、豆腐等。
在平日药物调理上,脾虚气喘可常食用山药、南瓜、莲子、白术等补脾食品;肾虚气喘可常食用胡桃、五味子、熟地、羊肉等补阳食品;肺气虚喘可选食百合、杏仁、银耳等补肺食品。另外注意避免喝酒及过于生冷、酸咸、油腻、过敏的食物。
最后,过敏性疾病气喘多在冬季发病,夏季缓解,反覆发作。而中医素有「冬病夏治」的理论,即在夏天未明显发病时,多食对肺、脾、肾有补益作用的食品,到了冬天就可达到减轻病情或减少发作机会的效果。现在虽然冬天过敏性气喘病例的高峰即将过了,但希望大家平日能多在饮食药物上依个人体质做好调养,来年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特禀体质(过敏体质)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可服玉屏风散、消风散、过敏煎等。
消风散——特禀质
【病例】 小峰每到春天花粉季节,总是发生皮肤瘙痒、皮肤红疹等过敏现象,家长非常焦急,经过专家诊断为:特禀质,建议消风散调理。
【药物解释】 消风散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
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
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中医治疗以散风止痒、祛湿利水、祛痰化饮、解痉平喘、通窍、行气活血等为主。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射干麻黄汤、苍耳子散、消风散等都是常用方剂。
中医临床所见,过敏体质的孩子多是“特禀质”。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体质的孩子可以维持阴阳相对平衡的易感性,一旦遭遇致敏因素,则会阴阳失衡,反应性增强,发生疾病。这时,根据孩子的禀赋差异辨证用药,可以改善孩子对过敏原的敏感性,使孩子再暴露于相关过敏原时,发作症状明显减轻或不发病。
(1)中药调节内治法:
对吸入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肺卫气虚,治疗以补益肺卫为主,常用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等;
对食物性过敏原敏感的孩子,大多脾虚湿盛,治疗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陈皮、半夏、茯苓、砂仁、藿香、鸡内金等;
过敏性紫癜的患儿,大多血热瘀阻,治疗中要使用川楝子、香附、赤芍等行气活血药; 病程较久的孩子,常合并肾气不足,治疗时健脾补肾,常用黄芪、熟地、山药、山萸肉等;
有些孩子还存在营卫失和、肺经伏热,则分别进行调和营卫、清泻肺热等治疗。 (2)伏九穴位敷贴法:
除了内治法,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原理,在季节转换的节点——夏季三伏以及冬季三九,择时外治。即将渗透性强的特定药物贴敷孩子体表的特定穴位,辅以离子导入法,使药物沿“腧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通过冬夏有序的治疗,顺势调整孩子自身的阴阳,调整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轴,扶助正气、抗御病邪、抑制机体过敏状态。三、生活起居需调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Md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