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英语启蒙4大误区

2022-08-13 08:0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少儿英语启蒙4大误区》,欢迎阅读!
少儿英语,启蒙,误区
少儿英语启蒙4大误区

很多家长在少儿的英语启蒙教育阶段都极易走入下面四个误区。

首先,大家要清楚:英语启蒙不是让家长教孩子英语,而是让父母陪伴孩子学英语——这句话很重要!是不是顿时觉得压力小了很?

其次,幼儿英语与成人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学语言是有意识的、受认知影响的、真正的“学习”;而幼儿面对语言,是从大量的语言接触和使用中,自然吸收语言信息,无意识地获得语言感知和理解能力,像学母语那样,学会并掌握语言却并不感觉是在学习,因此称作“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

这里谈到的语言接触,不要求父母,原版的视听素材完全可以做替补,而这些替补素材如今可谓俯拾皆是,这就意味着启蒙的客观条件人人都具备,谁都可以做家庭英语启蒙。

语言环境固然重要,这就好比母语的学习,浸泡在母语环境中,即使你什么都不教,孩子也能自然习得母语。但英语不一样,能讲一口地道英语的中国父母毕竟凤毛麟角,非英语专业家庭想要通过搭建语言环境来启蒙可以说不现实。那么,缺了语言环境,就一定学不好英语?

显然不是。台湾著名教育专家洪兰教授在《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教育》一书中提到“未上补习班、未请过家教,只是平时常收听英语播送及看英语小说,最终考总分值”的成功案例,廖彩杏女士主张以100本有声英文绘本,让孩子说上一口字正腔圆的好英文,近年内地类似的成功案例也不在少数,想想也是案例之一。


发音问题,困扰了很多妈妈。如果我们秉持同一套标准看待母语和英语,会发现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比方说听英文童谣,有人说太难,我都听不懂,孩子就更不懂。听童谣为什么要纠结于孩子懂不懂?我们小时候妈妈教《小兔子乖乖》的时候,妈妈也不怕我们听不懂“乖乖”是不是?听童谣的目的不是为了听懂,只是感受一种语言的韵律节奏。

发音问题也是这样,可以说,华东、华南一带标准的妈妈并不多,但这丝毫不影响妈妈们亲子共读的热情,大家在念中文故事书时,不是也不苛求普通话一定要标准么?

文学习同理,科学研究说明,幼儿具有自动正音的能力,只要标准音的输入大于非标准音,孩子就能自动趋于标准音。这在现实中很容易验证:有些家长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他们都有工作,孩子那么由爷爷奶奶照看,但爷爷奶奶讲普通话多带地方口音,在这种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虽长时间与有口音的祖辈相处,普通话却很标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通过与父母交流、在学校学习以及在其他环境(如电视、播送等)下承受的标准普通话输入超过了有口音的普通话输入。

所以,孩子的英语发音标准程度并不单纯取决于父母的发音标不标准,而取决于标准音输入的量,这个量从何而来?靠的就是原版优质音频。有音频在,妈妈们就放心大胆地读吧。

儿童是用不同的脑区掌握不同的语言的,浸泡在双语环境下的孩子,头脑中存在两个语言系统,多种语言的输入并不会造成儿童的语言,相反,及早学习外语,会使孩子的双语能力和智力得到比单一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快得提升


已有实证研究证实,学习第二语言能显著改变脑的功能和构造,“在左侧顶下皮层有一个区域,双语或者多语者的这个脑区的面积要比单语者更大,而且,小时候学习第二语言的人或者那些外语非常流利的人,这个脑区的面积更大。” 同时,学习双语能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自制力,在理解他人的想法方面,“双语儿童”也要比“单语儿童”更强。用外语思考还能减少深层的、误导性的偏见,从而使人正确权衡风险利弊,做出更合理、理性的决定。 此外,同龄情况下,同时掌握两种及以上语言的儿童的词汇量和知识之和,远远超过只会单一母语的儿童,因此,从小学外语对孩子自信心、自豪感的培养作用也是不可无视的。 多种语言输入,无非是在孩子渡过语言静默期,尝试输出时,时间会比单一语言输入的儿童可能晚一点,但一旦输出,整体输出量远远大于单一语言儿童。

简而言之,英语启蒙远不如想象中恐怖、高深,只要稍作努力,任何妈妈都可以启蒙。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MC.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