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党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

2022-12-03 04:30: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高校党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欢迎阅读!
教风,校风,学风,党风,高校


论高校党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的关系

【摘 要】高校的党风建设之优劣,关系到高校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能否应对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的挑战。本文通过对高校的党风建设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之间关系的剖析,提出高校必须通过加强党风建设来促进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关键词】党风;校风;教风;学风

一、党风建设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风建设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它决定着办学的方向,规范着校风、风、学风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因此,一所高校党风建设的质量决定着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的质量。高校党委、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应紧紧地围绕党风建设这一核心,深入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活动常抓常新的长效机制,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党群共建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从而推进高校的党风建设。



校风即学校的风气。它体现在学校各类人员的精神面貌上,体现在学生的学风、教师的教风、学校干部的作风、各班级的班风上,还存在于学校的各种事物和环境之中。发扬我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营造开拓进取、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文明守法的校风;发扬我党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营造重视科学、重视实践、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校风;发扬我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营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校风;发扬我党民主集中的优良作风,营造和谐共进的校风;发扬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造敬业奉献的校风。



教风是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教育教学的特点、风格和作风,教师道德风尚、科学文化水平、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等素质的综合表现。因此,党员教师要努力成为三个代表的实践者,站在时代的高度,总揽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要努力成为素质教育的力行者,教育教学工作中勇挑重担,刻苦钻研;要努力成为师德教风的示范者,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陶冶师德,提高道德水准,做到以德修身、以德育人。



学风是反映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广大师生一贯表现出的那种创新而不附会、谦逊而不自满、自我规范、求真务实的学习风气。优良的学风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也对校风、教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高校党风建设不仅可以通过校风、教风的建设间接地带动学风的建设,而且也可以直接促进学风的建设。学风的好坏是高校党风建设的反映。党风对学风的促进和保证作用,除校风、教风的影响之外,主要表现在学生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上。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培养、考察、发展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入党紧紧抓住学生中的先进群体,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锻炼和党性修养,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的各项工作




中来,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二、校风建设是党风建设的直接体现

校风是一所学校内各类人群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是这所学校的总体风貌、总体风气、总体风格和主要的作风。它是学校传统的历史积淀,具有传承性。校风通过师生的理想追求、科文化素质、治学精神和行为风尚等多方面反映出来。是学校的党风、政风、教风、学风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表现。加强高校的党风建设要立足于校风的培育,立足于强化对校风培育路径的影响和导向,规范校风培育内容的层次和方向。通过优化党组织自身的氛围和环境,把师生员工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结合思想理论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使党性修养内化到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心中,成为一种积极而自觉的价值追求。同时,要搞好校风建设,必须先端正党风,要通过党风的示范和表率作用来影响和带动校风建设,只有把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抓好了,才能使各种先进思想、正确观念和文明行为盛行开来,从而影响和带动校风建设。因此,任何学校都十分重视校风建设,并把校风建设看作是连接党风和教风的桥梁,促进学风健康发展的动因,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的重要条件。



三、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核心

良好的校风是由好的党风、教风、学风构成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于思想感情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只有教师的教风正,才能使学生的学风正。据一份桂林理工大学大学学风教风调查报告显示: 在对教师的授课方式评价中,仅有6.6% 的学生认为授课方式是幽默风趣的,达到合格的也只有 17.4% 24%在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评价中,仅有 9.1%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与时俱进的,达到合格的也只有 27.9%,共 37%;在对教师的知识面的评价中,认为教师知识渊博的仅占 16.3%,认为这项达到合格的占 33.6%,共 49.9% 对教师的知识更新度的评价也不容乐观,有 9.5% 的学生认为教师的知识新颖,认为这项合格的仅是 29.0%,共 38.5%;认为教师爱岗敬业的占 19.8% ,有 33.0% 的达到合格,共 52.8% ;在对最后一项指标,对教师的授课方法的评价中,只有 7.2% 学生认为教师授课方法多样,达到合格的也仅占 18.8%,共 26.0%。由此可见,教风对学生学风是有影响的。所以,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有力地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完成学习任务。



四、学风建设是党风、校风、教风建设的最终目的

良好的学风包括: 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出勤率高、治学态度严谨、学术空气浓厚、考风考纪好、学习成绩良好等。良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良好学风的培育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强调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充分尊重学生,发挥他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第二,要继续完善教学管理中有关学籍管理优秀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A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