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

2022-12-05 13:09:4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建立》,欢迎阅读!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建立,制度
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指对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在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技能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育培训,以全面提高各类员工的安全素质。把安全生产教育训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即形成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是企业为提高员工安全技术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而开展的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基础工作,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企业安全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搞好本单位安全生产发挥重要的作用。从业人员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对安全生产起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人施加和强化安全教育与培训,把安全政策法规与安全行为准则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规范,从根本上解决人的安全行为和安全意识问题,从而可降低事故率,确保生产的安全。 196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中安全工作几项规定》中,就把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之一。《安全生产法》从两个方面对安全教育培训制度进行了范规:一是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纳入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的内容包括: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资格培训



《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员工的“三级”教育培训


也就是说,新员工必须接受入厂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并考试合格才许进入操作岗位。在实行“三级教育”时,只要符合“三新”条件都必须进行教育培训。“三新”的条件是:①新入厂的从业人员;②新调动工种的从业人员;③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的情况。

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其作业的场所、操作的设备、操作的内容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或者容易对操作者本人,以及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由于特种作业的危险性大,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知识的教育和训练,经过国家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的范围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确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c3s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