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本位观思考》,欢迎阅读!
![本位,思考](/static/wddqxz/img/rand/big_29.jpg)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
本位观思考
前言
提起本位,也许你会想到毛泽东的《本本主义》,也许会想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也许会想到根本节点,我要写的,就是最后一个----根本节点。一个阶段的社会思维倾向和主导思想观念。
我把人类发展史分成了"人"本位,"德"本位,"神"本位,"资"本为,"一"本位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代表史前社会及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社会主义前期,资本主义前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后期。之所以这么归类,是因为,这些阶段有着明显的本位特征。当然某一阶段内部可能会有其他本位观念存在,如"德"本位里面的"官"本位,"一"本位里面的"单位"本位,等,这些本位观要么处于从属地位,要么处于非主流地位,它们的产生和灭亡都与主流的本位观有关联,具体的关联及发展过程在后面的章节里会具体阐明。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各种本位观的内涵和有限的外延。
"人本位",不是现在所讲的“以人为本”。现在讲的“以人为本”是执政理念,是一种国家决策一切为民,政府行政一切利民,社会发展一切惠民的政治概念。我讲的人本位,是从人性和人的基本需求出发,以满足人性的需求而采取行为方式,以特殊制度维护人性存在的本位观念。它不仅包含正当需求,也包含非正当的,违背所谓道义的需求,一切为了生,一切为了生命的延续,不惜一切代价,不顾其他个体生死存亡,完全一个体和小群体的生存延续需要为本。例如,史前社会,天气恶劣,食物缺乏,猿人为了生存下去,不会首先冒着生命危险去猎取大型的野生动物,而是吃掉其他猿人的幼子,或是其他成年猿人;如果情况继续恶化,他会选择吃掉自己的妻子,最后是自己的儿子;如果再恶化,那么他就会去搏击大型动物。这一切选择都是为了自我生存,他会有选择的应对,但会不择手段的获取资源满足需要。这一阶段,完全以自我为本,一人的生命存活为本。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没有形成道德观念,社会群体允许一切行为,残害奴役同类或是异类,剥削打压其他同类等。正如后期的奴隶社会,奴隶主只是为了自我生存,奴隶就是满足需要的工具,它是不被当做人对待的。奴隶为了生存需要,也没有人格尊严概念,奴隶主的高高在上,奴隶的下贱都是合理的,合乎生存需要的,因此延续了几百年,延续存在就证明其是合理的。在人本位主导下,不仅社会制度,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受其支配,其他一切要素也是在这一本位观的指导下存在,具体如何影响和决定,下面分章论述。
“德本位”,也可以成为“道本位”,这一观念支撑起的社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最长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不管是家族延续,社会发展,还是立国立法,政府制度,官僚体制,都是道德观念起着主导控制作用,这一阶段就是封建时代。这一阶段,崇尚敬德保民,倡导德行天下,相信至真至善和完人的存在,制度设计是以人性本善为出发点,施行贤人政治。家族理念讲求顺天承命,长久延续。个人遵从纲常伦理,以善为最高理想,求真至善,克己明德是修身之道。这一阶段社会各方面都和道德相关,不管好坏,都是道德在起作用。因此,这一阶段叫做德本位,具体而言从伏羲演八卦,到先秦焚书坑儒,这一本位观正式形成,到文化大革命为止,这一时期。
“ 神本位”也可以叫做原罪本位,这在西方社会有着较好的体现。西方中世纪,基督教主宰一切,任何社会现象都服务于赎罪,有赎罪有衍生出一切社会现象,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等等全部为人类赎罪和如何赎罪服务。这在古代东方也有体现,但不是神本位,中国的神是人神,是道德完善的化身,道德
1
道隐无名 夫唯道 善始且善成
是中国“神本位”的精神实质,原罪是西方神本位的特质;中国是敬神,特别是孔子讲的对鬼神敬而远之,追求的是道德的高尚;西方中世纪则是将神当做主宰,一切为了让神开心,一切为了赎罪;中国人实质上是不信神的,是没有绝对神的,元始天尊伏羲是人身,人类始祖女娲是人身,四大天王、四大天师也是人,等等后来的姜子牙、关公、魏征、李靖、时迁、文天祥甚至是现在的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元帅、邓小平等都已经化身为神,中国的神就是人们对道德完美人物的崇拜,他们死了也就是神了,西方则不是,西方的神是幻化而来的,很少有原型,基督教、伊斯兰教是西方人创造的,佛教史印度人创造的,最后传到中国,中国才有了对神佛的信仰,但仍然是表面“神本位”。
“ 资本位”,资本位是什么呢?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资本主义。只要你对资本主义足够了解,你就明白了什么是资本位。对于资本位,后面会有很大篇幅的说明,这一部分,我简要说一下,以资为本,不是中国的钱,也不是西方的金,而是资本。按照马克思的说法,资本是用来产生剩余价值的,而金钱则是价值的象征和交换的媒介。中国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但不是资本位,也不是资本位的萌芽,因为它依然停留在中国的价值至上阶段,而不是资本主义追求价值增殖,资本位只是强调资本的增加,而不在乎这个资本以什么形式表达,以什么形式获得。写资本位,我要探究的是资本位主导下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形式以及为其服务的文化形式。
“ 一本位”,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一本位呢?马克思对未来共产主义的设想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各取所需,完美发展。这就是“一”,大家都一样,“一”的写法是水平线,大家都在一条线上,这就是一本位。虽然现在社会主义不符合“一”,但是朝着“一”发展,为了“一”确定解决现代问题的措施。像马恩,他们的理想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实质上要形成一个地球村,但是由于条件限制,他们没有让这个理想成为现实。但是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等等理论的最后落脚点都是“一”---一样,即平等;统一,即全部。现在的中国,虽然思想多元化,但国家统一,人民民主,人人平等是绝对的主导。从我们的一切决策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一”的影子,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对内改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就是小“一”;然后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最终富裕,最终富裕就是大“一”。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一本位是深入每个人思想深处的,一个人发达,他一定会让他的家族一起发达达;一个部门强势,它就允许和帮助它的每一个成员强势,我们通常叫做单位本位;一个地区,经济发到了,他就会把他的整体水平提上来,让大家都一样;国家就更不必说了,我们国家的目标就是人人平等,走向共同富裕的共产主义;方方面面,小小大大的都体现了“一本位”。
上面讲了五个本位观的基本含义及其部分表现,那么我们如何研究这些本位观呢?下面我就讲一下,如何研究。
首先,研究与之相其应的社会状况。奴隶社会如何表现人本位呢?它通过是什么方式使不平等的社会延续呢?它的文化模式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经济上是如何让富人和穷人都满足呢?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对这些现象的探究,更加全面的表现本位观。
其次,重点分析社会主流思想,了解社会潜规则。一个社会的主流思想,从正面直接表现了这个社会的本位;而潜规则则能赤裸裸的表现这个社会真实的本位观。要研究社会状况,研究潜规则是十分有用,十分省力的。
第三,分析本位观转化的原因,和转化阶段的社会表现,以及转型的条件,成功和失败转型的各自重大事件。本位观是相对稳定的,但是仍有变化,否则就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f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