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听课记录表——吃饺子》,欢迎阅读!

幼儿园听课记录表
活动名称 吃饺子
1. 认知目标:巩固通过目测数群比较两组物体数量多少的能力。
活动目标
2. 技能目标:进一步发展正确进行量的比较能力。 3.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1. 主题小书
活动准备
2. 笔若干、活动区提供三个碗及一些自制的饺子。 一、导入部分(情景导入)
教师:我们中国人过年都有包饺子、吃饺子的习惯。今天中午我们来比赛吃饺子,看谁吃得多。现在有四个娃娃正在吃饺子,请你来判断每组小朋友中谁吃得多。
二、展开部分(集体探索)
活动过程
1. 教师出示自制的饺子,引导幼儿比较哪个碗里的饺子多。
2.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目测,发现饺子数量的不同。 3. 教师:要仔细看一看、数一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与少。
4. 教师:你觉得哪个娃娃碗里的饺子多?为什么? 5. 教师示范将最多的那碗饺子圈起来。
1
三、展开部分(操作练习)
1. 幼儿阅读主题小书,独立观察,教师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看看谁吃得比较多,然后用蜡笔将这个小朋友圈出来。
教师:新年到了,要吃香碰碰的饺子,请把盘子里饺子较多的小朋友圈出来哦!
2. 幼儿独立进行主题小书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记录操作中的情况。
3. 操作得较快的幼儿可以去活动区玩一玩“分饺子”的
游戏。
四、结束部分(共同验证) 1. 展示幼儿的主题小书。
教师:你们圈画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谁的饺子多? 2. 共同验证幼儿操作的结果。
3. 检查每一位小朋友的主题小书的圈画结果是否正确。
五、活动延伸
1. 延伸活动:可以引导幼儿以“老师小助手”的身份,协助老师进行分发餐点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幼儿正确进行量的比较的能力。
2
2. 家园共育:引导幼儿在家和家长进行“包饺子”的泥工活动。让幼儿在游戏操作中进行量的比较。
本节课,老师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为幼儿上了一堂“吃饺子”的课程,在课堂中,老师先用现实生活的情景导入,贴近幼儿的生活,使幼儿产生共鸣,幼儿在课堂上也纷纷积极发言,与老师进行互动。
在活动中教师是一个忠实的观察者、聆听者、记录
课程评析 或 课程小结
者。教师要尽量引发幼儿自主思考,自主寻找答案,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去发现食物中有趣的数量关系。
对幼儿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应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幼儿;给幼儿提供必要的线索的反馈,发展幼儿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幼儿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双面打印)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V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