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进射出新的火花

2022-09-06 12:35: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让思维进射出新的火花 》,欢迎阅读!
出新,火花,思维
让思维进射出新的火花

作者:周敏 牛麦燕

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31



周敏 牛麦燕

(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语文 山东莱山 264003)

摘要:作文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原理,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已有资源,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设想。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课堂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1(a)-0237-01

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有创新思维,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作文命题形式—— 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在不同的省自主命题中交换出现,使作文呈现出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内容宽泛等特点。这极大的解放了学生的手脚,也给我们的高中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文教学在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国有一位新闻记者曾说过:“任何人都能在商店里看到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到历史,但具有开拓性的开拓者,则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上看时装。”此言告诉我们:要创新,就要突破惯常的思维圈,拓展更为广泛的思维空间。但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原理,要善于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已有资源,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观念、新的设想。

思维的分类很复杂,按照是否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思维可分为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其中,创造性思维有三个特征:新颖性、价值性、综合性。其中最重要的是新颖性,新颖性就是突破了常规思维而产生的新观念、新设想。当然,创新也不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新”还要注意合情合理、言之成章。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常常利用学生熟悉的历史人物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第一手材料。

例如: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成一个极其聪明的人,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舌战群儒,促成了孙刘结盟;他草船借箭,祭坛借得东风,活活气死周郎;他以老弱病残之军,大唱空

城计,惊走司马懿……如此出神入化,堪为神人,但我们逆常规而视之,诸葛亮也有许多失算之处。

(1)诸葛亮执掌蜀国军政大权,理应御百官而治之。他却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结果呕心沥,53岁就因累病而亡。

(2)诸葛亮不会用人,往往在关键时刻用错人。关羽华容道上念旧恩而放走曹操;错用马谡,丢失街亭,致使北伐再一次功亏于一旦。

(3)诸葛亮为相却不能招贤纳士,致使蜀国君臣平庸。“蜀中无大将,廖华作先锋”,便是明证。


(4)诸葛亮在统筹大局上往往失算。他在具体某一战中能取胜,但在统筹全局上往往失误,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反而被火烧连营,就是诸葛亮不明智之处。

一连串的的思维点让人目不暇接,学生在讨论中见仁见智,在发言中集思广益,走出了惯性思维的狭小天地,开阔了写作思路,作文立意自然不同凡响,同时,这种训练,对学生独立思维品质的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在课堂上结合课文,时不时地进行这类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有成效。再如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也是创新作文的成功典范。韩愈将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改为“敲”,古今传为美谈。朱光潜先生却一反常人思维,而认为“推”字也不错,他说:“推”字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来独往,在无碍,他也自有一番胸襟气度。这番评说,正是创造性思维中“新”的示例,作文教学,是要鼓励学生敢于破“旧”立“新”。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性思维。从性质上看,发散性思维只是一种可以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创造思维本身,发散性思维有利于产生新颖而有价值的思维结果。思维过程中,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是交替进行的。不发散,则思路闭塞,难以产生新观念、新设;不集中,就不能淘优汰劣,无法对新观念、新设想作出评价选择。二者互为前提,互为条件。

发散性思维训练体现在作文教学,就是多角度作文训练:一是构思训练多角度;二是文体训练多角度。构思训练的多角度训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一定要下大功夫。其实,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可供训练,例如,高中课本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就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角度一:从蔺相如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有勇有谋,完璧归赵。(2)顾全大局,宽厚待人。(3)英勇果敢,不畏强暴。(4)不计前嫌,以国为重。

角度二:从廉颇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襟怀磊落,坦白无私。(3)忠于国家,深谋远虑。(4)勇武过人,大将风范。(5)鲁莽尊大,斤斤计较。

角度三:从缪贤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为国选才,尽职尽忠。

角度四:从秦王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以强凌弱,反受其辱。(2)老谋深算,计谋天下。

在平时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生动感人的事例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时的抓住这些材料,进行行之有效的思维发散训练,对于学生思维的扩展大有裨益。

例如:1998,珠海一外资企业,韩国一女老板让员工向她下跪。在女老板的淫威下,员工们纷纷跪下,19岁的孙天帅却死也不肯跪下。此报道一出,全国震惊,许多大学还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时间众说纷纭。这个材料可以拿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我们就此材料可以从四个角度向外发散辐射。

角度一:从孙天帅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中国人民不可侮辱。(2)中国人是有骨气的。(3)顶天立地,做正气凛然的中国人。(4)孙天帅,我们为你喝彩。

角度二:从那些跪下的中国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金钱与国格。(2)中国人民,不要让屈辱的历史重演。(3)岂能为金钱而折腰。(4)觉醒吧,下跪的中国人。

角度三:从女老板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正义与金钱的较量。(2)外国女老板,你想错了。(3)请向我们的员工道歉。




角度四::法律保障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1)外资企业呼吁法律保护。(2)为珠海劳工大队喝彩。(3)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尊严。

思维像一个万花筒向四面八方辐射开来,越想越多,越思越深,愈想愈精彩。无论取其中任何一个角度或糅杂几个角度为文,在立意上都不失为上乘佳作。但这种发散性创新思维也绝非一时之功,它是建立在平常大量的阅读和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读书越多,思维越活跃;视野愈开阔,维就越有新意。在着意创新的同时,更要让学生多读多练,广思博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妙手偶得之,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TR.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