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1926年镜头下的成都:古木参天的武侯祠,行乐游玩的望江楼》,欢迎阅读!
![武侯祠,望江,古木参天,行乐,成都](/static/wddqxz/img/rand/big_31.jpg)
1926年镜头下的成都:古木参天的武侯祠,行乐游玩的望江
楼
原创小郭曾曰2020-10-07 21:58:08
前言
1926年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市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本文9幅来自于《亚细亚大观》的民国老照片,详细地记录了90多年前,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都记忆。
1904年清末时期的成都府城地图
本文的旧照片将会通过《千年古迹》、《成都的日常》两个部分,领略民国时期四川成都地区的独特魅力。
民国年初的天府之城
时间来到民国15年,根据当时旅人在成都旅行是所留下的记载,周长大约13公里的城墙内,居住着大约70万的百姓。总体上来讲,城内多为小街小巷,因此作为通行工具的花干,轿子,驴马车等反而比较发达。原本属于旧皇城位置的东大街在古城内属于十分繁华的地段,街道两侧各种商铺鳞次栉比。每到傍晚来临,华灯初上时,东大街也会别有一番韵味。
民国时期成都省城详图
另外一方面,因地处偏远的内陆盆地,这里的交通相对于国内当时的其他大城市来讲较为落后。街道上很难看到汽车的身影。走在当时的成都街头,还很难看出工业革命对这里的改变。但即使如此,成都城内的古迹也在慢慢的消逝着,原本属于蜀汉时期的旧城遗址上已被学校和工厂所代替。诸葛孔明的原住址也成为了当时的勤工局,明清时期的贡院则成为了东文西文学堂......1926年,我们所要踏上的就是这样一座成都古城。
1948年成都省城图
1926年的成都纪行
一,《千年古迹》
武侯祠
为了对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赞扬,章武三年(223年)在成都的郊外建立了这座丞相祠堂。500多年之后,唐朝诗人杜甫来到这里,面对已经成为古人的诸葛孔明,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景观城外柏森森”。
万里桥下
1800多年前,诸葛亮在这里设宴为即将远赴万里之外吴国的费祎送行,从此这座桥便有了自己的名字。一直到民国20年代,这里还是当时成都南城门之外的唯一通路。桥上的行人每日来来往往,桥下锦江之水缓缓流过。画面中,几名正在桥下洗麻的男性正在辛勤劳作。
青羊宫
传说最早建于周朝时期的青羊宫在唐中后期的黄巾起义中,曾经是避难中唐僖宗的行宫。原本宫内的唐代建筑不幸在明末战乱时全部被毁,如今大多宫内大多建筑为清初所建。此外,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已有千年之久的花会。
杜甫草堂
安史之乱使得杜甫一家人只好翻山越岭来到蜀地避难。在朋友的帮助下,一年后杜甫在当时的城西郊处浣溪沙有了这座属于自己的茅屋。“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便是本人通过诗句对其最好的描述。友人的离世后,杜甫只好再次选择颠沛流离,这座草堂当然也很快倾倒不存。时间大约又过去200多年,五代诗人韦庄偶然间发现了曾经杜甫所居住过的草堂遗址,并重新建造了茅屋。进而后世对此处进行了不断的修饰,才有了如今的草堂。
望江楼
位于成都东城门外大约十里处,便是上世纪20年代成都人行乐与送别友人的望江楼。通过水路向东离开成都的旅人,大多都是从东门外码头开始,不久之后便会经过此处。古往今来,有无数次惜别在这里上演,回想起来,不经使人感慨万千。
二,《成都的日常》 客栈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NB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