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回族家庭教育:内容及启示》,欢迎阅读!
回族家庭教育:内容及启示
回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研究其家庭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由于回族有着民族性、宗教性十分突出的独特文化,回族家庭教育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回族的家庭教育在保存和传承伊斯兰文化,形成和发展回族文化,进行民族整合,满足个体发展与享用及社会发展与控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回族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打开回族世界与其他民族相互了解的窗口,又可以丰富和充实我国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 1、伊斯兰教信仰与功修教育。回族是一个宗教观念和民族意识极强的民族,宗教在回民生活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家庭中的长辈把向下一代灌输宗教知识看成是自己的重要责任。在回族家庭教育中,《古兰经》规定的穆斯林所必须具备的“六大信仰”、“五项基本功课”就是回族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六大信仰”指的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仙、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五项基本课”指“念、礼、斋、课、朝”。在回族家庭教育中,“六信”、“五功”的教育从儿童出生讲起。直至终身。这种家庭教育从广义的教育角度来讲,其实质乃是使回族青少年儿童能够适应并接受伊斯兰文化,遵守伊斯兰教的社会规范,最终成为回族社会的合格成员。回民对男女儿童的宗教教育是不同的,女孩通常不能去清真寺。男孩通常由父亲或爷爷带着去清真寺,女孩子在九岁时,男孩在十二岁时就有了宗教义务,就要参与封斋、礼拜等宗教事务。通常在家中,由爷爷或父亲带领孩子们读经。除读经外,懂阿拉伯语的家长还要给子女教阿语。通常回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主要通过口头传授和行为影响两种途径进行。一方面,通过给子女讲述一些伊斯兰教先知、圣贤的事迹以及本民族中主要先烈的故事,使子女懂得自己民族的历史及信仰来源;另一方面,通过自己日常宗教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细节来感染子女,以使其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一些伊斯兰教的礼仪习俗。正是通过家庭教育使得儿童掌握了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懂得如何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坚守伊斯兰教信仰,认真而虔诚地做好各种宗教功修。
2、为人教育。回族家庭教育的为人教育同样建立在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之上,主要内容是伊斯兰伦理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与风俗习惯等,涉及到伦理道德、经济、婚姻家庭、衣食住行及丧葬、节日、娱乐等与每一个穆斯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是回族家庭教育中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回族家庭教育的伦理与美德教育建立在伊斯兰文化的基础之上,这与回族的民族观念极强,非常注重民族意识的灌输和民族生活习惯、风俗习惯的坚守是紧密相关的。回族家庭教育的为人教育主要通过教义来进行。伊斯兰教义是回族的生活指南和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权威性。穆圣具有种种美德,是全体回民效法的榜样。在《古兰经》中,对穆斯林提出的伦理道德与美德要求连篇累牍。根据《古兰经》的要求,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垂范,着重培养回族儿童从小养成顺从(真主)、虔诚、坚贞、奋斗、公正、宽容、正己、谦虚、行善、诚实、勤俭、仁慈、宽恕、践约、慷慨等高尚品质,教育子女坚决远离真主所憎恶的品行:酗酒、赌博、抽签卜卦欺诈、猜忌、造谣中伤、负约、嫉妒、淫乱、侵吞他人财物、傲慢无礼、作伪证、纵恶
等。《古兰经》所阐发的伊斯兰基本原则信仰观、历史观、认识观、人生观、行为准则、生活方式)经过回族人民长期生活经验积淀,变成了相对固定的传统习俗、社会风尚、道德标准,具有巨大的历史惯性力和行为驱动力。
3、生活与生产技能与观念的教育。回族历来崇商,自从回族先民进入中国以来,就以擅长经商而闻名,经商使他们获得了很大的经济利益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商业作为回族的—个传统优势行业因此也一直延续下来。这种善于经营、重视商业的民族传统得益于回族家庭环境的熏陶感染。除经商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外,商业道德如勤奋经商观、诚实经营观、凭约守信观、严禁重利观、买卖公平观、童叟无欺观、合理竞争观等发展到今天,也成为回族经商者的内心信念和道德习惯,也是回族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业,手工业和工程建筑等技术,都是通过家庭中的父子相传,因而生产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也是回族先民家庭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此外,伊斯兰教是一种“两世并重”的宗教,它既关注人的心灵信仰,又关注人的生活需要,认为现世的幸福由辛勤的劳动得来。在价值观上,伊斯兰教认为,人类追求现世的幸福和物质利益是正当的,人需要心灵的净化,也存在物质的需求,既需要为后世的幸福而履行“五功”,也需要为现世的幸福而努力生产,并且认为从事各种劳动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只是一种劳动的分工,本身并无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家长教育子女要积极参与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热爱生活,努力进取。
除此而外,伊斯兰教在节日、丧葬及娱乐、卫生等方面对穆斯林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同每一个穆斯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也是回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回族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1、宗教文化气息浓厚。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而家庭教育是培养坚定的伊斯兰教信仰、忠实履行伊斯兰教规定的宗教功修、养成良好的宗教习惯的主要方式,每个回族家庭都承担着这样的任务,这就使得回族家庭教育在方式和内容上都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文化气息。
2、提倡终身教育。回族家庭教育不但包括回族家庭里的长者对子女及其他年幼者所实施的教育和影响,也包括在回族家庭中进行对非血缘关系的回族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和影响,以及接受了回族宗教信仰而加入这个家庭的非穆斯林成员。回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及方式决定了这种教育从行为到结果都是持续终身的。
3、注重道德教育。回族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注重孩子的道德表现。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不太好都可以接受,但却不能容忍孩子在道德表现方面出现问题。回族家庭从小就教育孩子要有礼貌,要尊重长辈,孝敬父母。日常生活中,晚辈见了长辈要主动让道并高声说您好进行问候;吃饭聚会时要敬让长辈;要问候来到家里的客人,对朋友要忠实、诚信,把忠实和诚信看作是立身之本。许多家长和儿童都认为道德方面的教育是回族家庭教育的重头戏,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道德教育,孩子们也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
4、注重浸入式教育方式,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回族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都注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教育对象始终处于受教育的氛围中。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和领悟穆斯林生活的精神和内质,从而使其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保持伊斯兰的传统。
5、教育方式具有较强民主性。回族提倡一种对孩子较为“粗放”的教育方式,回族家庭教育有两句名言,一句是“葫芦是吊大的,孩子是哭大的”,一句是“给孩子给个好心,不要给好脸”。回族父母在儿童教育过程中要求孩子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不粗暴干涉孩子,防止了对子女的过分保护、溺爱。在性格养成、衣食供给、劳动教育和训练中,都体现了这一点。回族家庭特别重视培养子女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这是《圣训》的要求:“一个强壮的穆斯林比起虚弱的穆斯林,在真主看来更好更可爱。”因此孩子在衣食等方面很少讲究,一般都不挑食,不浪费,而且从小就养成坚忍的品质,来自家庭和宗教教义方面的严格要求使他们从小就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回族家庭这种“粗放”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包含着民主教育的思想,有许多方面符合幼儿健康和谐成长的需要,也符合现代儿童教育理论。这使得回族的家庭教育方式蕴涵了民主教育方式的特征,这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够给当代教育工作以许多启示。
综上所述,回族家庭教育与伊斯兰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伊斯兰教义在宗教信仰教育、思想意识教育和生产生活技能与观念教育方面都对家庭教育有重要影响。回族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伊斯兰宗教文化。回族家庭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注重终身教育,注重道德教育,浸入式的教育方式,民主化的教育方法等方面对当前家庭教育有一定启示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K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