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解困对策

2023-06-28 14:38: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解困对策》,欢迎阅读!
解困,留守,对策,存在,儿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与解困对策

作者:吕波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4年第02

留守儿童这个随时代而生的弱势群体,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诸如此类内容的调查方案也层出不穷,笔者几年来从事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最钟情的一句话是让留守儿童留守不流泪。在理论与实践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留守儿童管理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父母的安心,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我们必须有的放矢,针对问题现状,提供可行策略,实现留守儿童与其他少年儿童同在蓝天下,共享一个梦。 一、留守儿童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生活与安全问题

特殊的监护人和特殊的生活境遇使当前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隐患。目前留守儿童生活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隔代监护,许多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由于隔代监护人年老体弱、精力不充沛,所以不但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寝居,反而需要孩子为他们寻医问药、做饭洗衣,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的生活负担。二是由上代监护。家长长期不在家,把孩子托付给姑姑、舅舅、同乡好友等照顾,这类监护基本是满足孩子衣食住行,却不会对孩子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家庭监督,导致孩子的许多诸如说谎等坏习惯自然而生。三是由同辈监护,并未成年的哥哥姐姐自律能力都在成长过程中,更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成长,缺少足够的关心和教导,缺乏思想上的交流,造成许多孩子在家里根本就不听监护人教导。以上多种原因致使监护人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这里的安全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二是自己行为失控,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尤其是留守女童屡被猥亵的情形令人揪心。 2 心理健康与道德发展问题

心理方面,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亲情依赖、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成长的烦恼。这时,他们需要有倾诉的渠道,家人的陪伴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恰恰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容易出现,其表现是隐性的,也是不容易发觉和影响深远的问题。根据笔者几年从事留守儿童调研结果显示,其特征如下:一是性格柔弱内向。二是自卑心理障碍。三是寂寞无聊心理。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道德发展方面,心理问题的存在极其严重地影响着留守儿童的道德发展。因为留守儿童家教育的缺席、亲子关系的失谐,安全感和归属感的丧失,父母榜样作用的剥夺以及道德行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监控机制的弱化共同构成了影响留守儿童道德成长的家庭教育因素。这样环境生活的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亲子关系的失谐与道德情感的变异;二是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上的混淆;三是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与道德行为的失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专家指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正面临严重的道德滑坡危险,留守儿童的道德真空令人担忧。当中国梦、民族梦、少年梦唱响在华夏大地之时,留守儿童的梦在哪里?它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关乎着民族的兴旺。 3 学习教育问题

在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上,笔者对所在学校刚人校的20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3%的成绩优秀,15%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2%!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肓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方法,更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许多家长的价值观不正确,认为打工也是一条不错的致富道路,辛辛苦苦读书到头来还是要打工,还不如早打,早赚钱。有些父母甚至会在假期把孩子接到身边,致使这种不上学可以省很多钱;不上学还可以挣很多钱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二、留守儿童现状解困之对策

恪守儿童的解困,离不开政府职能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帮扶的辐射作用。政府在政策保障、资源整合和投入方面的主导作用是不能替代的,而妇联组织等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组织在解困过程中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但是,学校管理的主体作用才是最直接、最根本的。 1 找准支点,务实关爱基础

在留守儿童的管理中,无论是集中的寄宿制办学还足普通学校都责无旁贷地发挥着其教育的主体作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找准关爱留守儿童的支点就可以撬动这项工作的全部,这个支点就是学校、领导、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真爱。有了爱,校长知道如何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留守儿童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有了爱,老师知道如何传道授业解惑,践行教书育儿的神圣职责。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性质和任务,提高认识,摆正位置,明确职责,各尽其能。二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位到奉献的主题上,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增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的培养,大力弘扬师爱的伟大,为师为母的神圣,形成一个以爱育人,爱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三要明确双职合一工作性质,这是指教师既当老师又要做妈妈,这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份更高的要求,每天除了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外,还要求老师们履行做家长的监护职责,真正做到老师带着使命感为留守儿童传道授业解惑,满含着真情呵护陪伴引领着留守儿童学习成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 突破难点,实现德才兼备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内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活动。对留守儿童而言,学校实施教育中的两个难点,一方面要为学生成才提供高品质的教学。当然这是学校教育必须的常规,可这里区别于其他要求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学辅导环节。对于留守儿童的辅导工作要格外用心用时用力,因为这是一项全程的教学,没有对接环节,不但达到学生的学会,还要实现学生的会学。另一方面为学生成人强化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留守儿童在前面提到的诸多心理健康和道德发展问题,学校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德育的关键点,在心理健康课程上精心设计内容,例如学习兴趣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亲情的互动、集体生活的适应、与人相处的和谐等;在活动形式上力争体现活泼生动,例如沙盘游戏、篝火晚会、潜能训练等;教育效果上追求循序渐进,例如从不与人沟通到大胆发言,从自我关注为我独尊到集体活动的一个付出奉献,这些小小的发展进步都要弥足珍贵,再接再厉,直至成功。 3 突出重点,解决课余管理

留守儿童24小时寄宿在学校,除去正常上课学习、生活作息之外,还有一大部分课余时间是空闲的,例如每天走读学生正常放学后,周末节假日休息,而这段时间的管理和利用就是留守儿童管理的一个重点,更是对留守儿童实施高品质教育的一个有力契机,值得教育工作们去研究探讨,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三个结合:兴趣培养与学业提高相结合。课余之后,完成适当的作业这是每个孩子都应该做到的,温故才能知新,所以,这时看护老师就要承担起家长的职责,辅助并督促孩子们高效优质地完成作业。之后的安排,兴趣培养自然尤为重要,因此这段时间的大部分比例都要为学生创设舞蹈、绘画、书法、演讲、棋类、小手工制作信息技术实践、球队等等活动空间,兴趣小组要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让孩子乐在其中,在兴趣的培养中为人生定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健身与修心相结合。健康是人生无数个零前面的一,特别是中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加强身体素质提高,阳光下的体育锻炼必不可少。所以,学校要为学生合理地安排早操、集体舞、手语操、个性化运动队,让孩子们结合爱好与身体实际自由选择、适当锻炼,确保健康成长,同时闲来怡情,让学生们在身体康健的基础上拥有高雅的情操和爱好,也是提升教育品质的重要内容,所以高雅音乐的熏陶、阅读习惯的培养、劳动乐趣的体验都是修心的好课程。快乐与收获相结合。让留守儿童的童年充满阳光和快乐,这是我们的不懈追求,因此,学校不能剥夺孩子们快乐的权利,适当的休闲游戏、身心放松、个性体验都是我们支持拥护的项目,其中也包括与家长的亲情沟通、心理保健,只要是能够使孩子们有收获,汲取正能量,体验快乐,学校和老师可以付出不懈的努力。

教育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专业,更是一项事业。留守儿童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工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需要我们用滴水穿石的恒心扎实工作,用春花护泥的爱心无私奉献,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加优质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竞相绽放。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GA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