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外日语教学中的情感与文化教育

2023-06-18 09:3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外日语教学中的情感与文化教育》,欢迎阅读!
日语,二外,文化教育,情感,教学
二外日语教学中的情感与文化教育

目前,日语仍然是第二外语中较受欢迎的一个语种,每年英语系选修日语为第二外语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通过对零起点日语班进行的学前调查,结果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表示由于对日语本身或日本相关文化知识感兴趣而选择语,

认为,随着大量的日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掌握日语可以拓宽自己的求职路径,另外还有20%的学生表示因为日语中有汉字,学起来可能会容易些,比较好拿学分。由此可见,日语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如何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何使那些没有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正确学习态度的学生主动学习且积极地配合教学,成为教师的一个课题。 一、教师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懂得欣赏学生。第二外语的学习由于它的特殊性,学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而且,教师应该多鼓励那些害怕说错受到嘲笑的学生多说多练,提高运用日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此时,教师温和的声音,鼓励的语气,微笑的面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给课堂带来愉快的气氛,缓解学生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增加其自信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认真倾听的表情,略微的点头示意,可以鼓舞其信心;而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的一点宽容的微笑,一声大丈夫ですよ,またがんばってください的鼓励,也可以让学生不至于沮丧;当学生顺利作出解答时,及时地给予一句よくできました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进步。总之,教师要以积极而又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的主动情感使教学相长

教学中重视教师情感的同时,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强调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教师的教来说,直接给与回应并发挥重大影响的还是学生的学。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发挥其学习主动性,才会使教师看到自身教的成效,继而增强信心,以更大的热情去充实授课内容,不断改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实现所谓的教学相长。而如果要发挥学生的学习动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日本,诱发学生对日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其探求日语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即所谓的知之深,方能爱之切。 三、文化教学的引入是诱发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语言不仅是语音、语法、词汇的总和,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的发展演进中,语言始终与文化一同发展。每一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这个社会的特定环境紧密相连。不同的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淀出的独特文化,势必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因而,对于外语教师而言,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教授文化,必须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产生并使用这种语言特点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而且,在枯燥的词汇讲解中加入文化识的传递,也将使教授与学习变得更加愉快。

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可以较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但随着内容的加深以及难度的增加,学生的兴趣也会逐渐降低,这必将影响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过于注重单词的记忆和语法结构的解析,而忽视对于日本文化的介绍,学生可能会逐渐丧失对日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相反,如果教师善于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善于抓住由于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理解的难点,并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介绍一些日本的风土人情,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有声有色,使学生兴致盎然又印象深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文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日语学习与其他外语的学习一样,学生除了要学会其语法结构和必要词汇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日语,自如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人们的


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烙有其所处社会文化烙印,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化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例如,在中国人传统的理念当中,对于他人的夸奖,恰当的反应是,哪里哪里,还差得很远。而在日本文化中,传统的应答方式也是如此,例如,いいえ,んな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よ或是いいえ,まだまだですよ。而随着对欧美文化的引入及融合,回答方式也有了变化,如,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でも,まだまだですよ 因此,日语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还应当把与所教语言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恰当地、灵活地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所学的语言,按照实用原则进行交际,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我们的学生身处中国,不能身临其境地学习日语和感受日本的社会文化,所以教师更应该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沉浸到日本文化中去,最大限度地理解日本文化的内涵。而实现此目标,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水平,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和钻研日本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成竹在胸,学生也将乐趣无穷并受益匪浅。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中多使用传统的文字教科书,以及在教室里以黑板和教师的说明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些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给学生提供图片,录像,或电影等反映日本文化的多种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使用多媒体手段。随着各种局域网以及全球性网络的逐步完善,使得各种信息的获得更加容易,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既可以从中获取更多更新的可用于教学资料,还可以鼓励学生将网络作为学习的辅助手段,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学习趣味性,提高阅读水平等。同时,网络也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迅速,这就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媒介来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同时,还应适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自主学习。因为第二外语日语的课时非常有限,如果教师能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则将能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的日本电影或歌曲等,鼓励他们阅读一些日本的经典名著,告知他们国内的一些日语学习的知名网站以及更多的与日语和日本相关的信息,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多途径多渠道学习日语、走近日本,受到日本社会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在第二外语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时,应该立场客观,正确引导,不能随意褒贬。在尊重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客观的介绍异国文化,而不应该盲目加以推崇或运用。例如,中国有给客人夹菜的习惯,以表热情与关照,日本则没有。甚至有些自以为的好意还有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再如,中国的干杯与日本的词汇乾杯有些区别,中国的干杯是要将杯中酒全部喝掉,而日本确是只要喝一口就可。又如,日本人同事或朋友一起吃饭时,付款多是割り勘,即使是开的一张账单,结账时收款人也会耐心地帮助按人头算好平均价格,并逐个收取每位客人的钱款,而这些客人也会安静地排队等候依次付钱,日本人的这种行为或许会被许多中国人所不屑。实际上割り勘也是外来文化的一种表现。二战后,日本社会以往的義理人情 逐渐淡薄,人们愿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今,在日本,割り勘不仅表现在共同餐饮时的付款方式上, 而且几乎表现在所有共同消费的行为之中。又如,吃拉面时发出很大的声音表示好吃,让店主听着开心,这也无关有无教养的问题,只是习惯与礼仪不同而已。所以教师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评说日本文化习俗的好或坏,只能辩证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日本的文化习惯。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独特的个人魅力去感染学生,努力与学生交朋友,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赞许,使学生看到自身潜力,从而提高自信心,更加主动学习,并发现学习乐趣,才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同时,教师还应当把与日语、日本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穿插在教学中,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又能切实地提高他们运用日语进行交际的水平。事实证明,对日本文化了解得越多,日语的使用就越准确,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与日本人的交流也就越顺利。 【参考文献】


[1]栗园园.“影响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情感因素”.《太原教育学学 报》,20069月第3. [2]段海波,于吟梅.“如何教好公共日语课”[J].日语学习研究,1998年(1. [3]陈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J] .日语学习研究,2002年(1.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b8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