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和《随园食单》

2023-02-28 07:4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袁枚和《随园食单》》,欢迎阅读!
袁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袁枚和《随园食单》

作者:刘善伟

来源:《养生大世界》2009年第05

我国清代乾隆年间名士袁枚,爱吃,也懂得吃,曾经写过一本《随园食单》。袁枚1716~1798)字子才,与纪晓兰素有北纪南袁之称。他的《随园诗话》解放后曾重印。《随园食单》可说是他吃菜、做菜的经验谈。

《随园食单》卷首先叙述了下厨的知识两章。《须知》共19条,对配制菜肴的佐料、洗刷、调剂、配搭、独用(如螃蟹、羊肉腥膻之类)、火候、洁净等,提出了全面的严格的要求。如洁净就说:切葱之刀不可以切笋;捣椒(花椒)之臼不可以捣粉。闻菜有抹布之气者,由其布之不洁也;闻菜有砧板之气者,由其板之不净也。火候方面,谈到武(急)火、文火、先武火而后用文火等,还提醒人们屡开锅盖则多沫而少香;火息再烧则走油而味失。戒条下,告诫人们下厨时外加油、同锅熟(一锅熟)、耳餐(听说的)、目食(眼观而未品尝)以及苟且(制作马虎)等14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难能可贵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常识中操作规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实用性。

袁枚在这份食谱中,以很大篇幅记述了我国18世纪中叶(个别上溯到14世纪)的326菜肴饭点。大而至于山珍海味,小而至于一粥一饭,无所不包,真是味兼南北,香满四座。 属于家常食用又比较新鲜的,如黄鱼切丁,用酱油泡过,沥干后爆炒之,带皮肉煮半熟,经油烧,切块蘸椒盐;熟羊肉切丁,用鸡汤加笋丁、香菇丁、山药丁同煨(名羊羹),家居皆可一试。有意思的是倪云林鹅。云林本名倪瓒(1306~1374),善画山水,与黄公望、吴镇、王蒙有元四家之称。袁枚介绍倪云林自述吃鹅法为:鹅一只,用盐(搀入葱末、椒粉,用料酒调合)擦鹅的腹腔,外涂蜜、酒;锅内放酒、水,用筷架鹅水上(不能沾水),文火烧蒸。经一定时分,将鹅翻身重蒸。锅盖须用绵纸糊封。据袁枚说,起锅时鹅烂如泥,汤亦鲜。如今,菜市场鹅很多,但人多不喜接近此君。谁知,它竟会成为六百年前一位名画家的杰作!

再如,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曾写一官员因居丧守制不茹荤,但对酒席中珍馐美味,却馋得垂涎欲滴,便趁别人酒酣耳热之际,偷偷夹了一个大虾团子吞下肚去。此虾团子如何制作?味道如何?作者没做确切的解释。但吴敬梓的同时代人袁枚就有明确回答。袁介绍是将虾捶烂(原注:捶虾不可过细,恐失真味),用芡粉、大油、盐水(不用酱油),加葱、姜汁搅匀成团,然后在滚水中煮熟,捞出再放入鸡汤、紫菜中,味极鲜美。

还有一种奇怪的菜:混套。此系将鸡蛋打一小孔,倒出蛋清、蛋黄。去黄,加煨浓的鸡汁搅匀,仍装入蛋壳,用纸封孔,再蒸。熟后,剥皮仍浑然成一蛋。据袁说,味鲜异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重阳佳节好题糕,袁枚记有一种栗糕煮栗极烂,以纯糯(江米)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

袁枚不善饮,他记述的只有兰陵经(唐人诗兰陵美酒夜光杯)等16种。但颇推崇山西汾酒,说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中之至狠者,同时肯定其祛风寒,消积滞的作用。 袁枚活了83岁,这《随园食单》在科学养生上,倒是颇有可取的。清初,陈眉公、李渔等人都谈论过菜品,但观察之细微,无过于袁枚。袁谈食面宜毛撕,不宜刀切,熬粥不能见水不见米也不能见米不见水,完全不似老儒生,倒颇有些市井小民道家常的风味正显示出《随园食单》如今尚可借鉴的特色。无疑地,这些菜品在餐桌上出现(同时加以解说),也会使旅游人士大快朵颐和兴味无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uZ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