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究及展望》,欢迎阅读!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扶贫模式的探究及展望
一、精准扶贫背景
精准扶贫起源于2013年的湖南省,其初衷是为了解决传统扶贫难以精准到位的问题。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之后在2015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标志着精准扶贫成为了国家政策。精准扶贫的出现,不仅是为了满足农村贫困人口的需求,更是为了推动我国全面脱贫攻坚战的开展,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为精准施策、精准落实。 二、中国扶贫的演进历程
2015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即“由大规模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由给贫困地区送政策、送资金、送项目的方式,向根据家庭情况、病因因素、发展动力因素等综合考虑,差异化、个性化开展精准施策,并实现精准落实。” 三、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精准扶贫模式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精准扶贫把握了精准识别贫困群体的关键,通过准确识别、科学分类,精准界定扶贫对象,这是精准扶贫模式的核心。其次,精准扶贫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贫困原因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此外,精准扶贫通过信息化、精细化、民主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流向和有效使用。 精准扶贫的优势在于:
一是精准识别,准确找到贫困问题症结所在。二是因地制宜,提供针对性的扶贫举措,避免了传统模式下“一刀切”的弊端。三是全民参与,通过扶贫对象的参与,实现扶贫资源的精准流向和有效使用。四是科技助力,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利用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提高扶贫工作的效率。 四、精准扶贫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的牵头作用,完善扶贫制度和政策,为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二是注重因地制宜,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贫困原因和产生机理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精准界定扶贫的目标和对象。三是加强对基层贫困群体能力提升的支持,推行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创业教育等针对性政策。四是弘扬扶贫共同体意识,防止 “精准扶贫”变成“局部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共同意识和共同行动。
总之,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是我国扶贫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发展的必然组成部分。在精准扶贫模式的推广和实践中,更要注重解决贫困地区的实际问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j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