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教案和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教案,形状,反思,地理,地球](/static/wddqxz/img/rand/big_45.jpg)
教学文档
初中地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优秀教案和教学反思
一、 教学目标:
1.运用事例,说明地球的形状;
2.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外表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过了解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初步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二、 教学重点: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三、 教学难点: 地球大小的单位。 四、 教学过程: 环节一、地球是圆的吗? 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历史过程 1. 天圆地方 2. 浑天说
3. 麦哲伦环球航行 4. 地球卫星照片 5. 地球是圆的
6. 证明地球是圆的证据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史,主要的理论和人物介绍 2.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环节二、给地球量一量“身〞
认识地球大小的历史过程及认识地球的真实面貌
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三年,今天飞机航行用两天,地球到底多大? 可以分别从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的外表积来答复。 环节三、地球仪
.
教学文档
1、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2、认识地球仪上的装备。 3、纬线和纬度。 4、经线和精度
5、练习如何利用经纬网定位。 环节四、本节主要知识小节〔标题〕 附:板书 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 3、纬线和经线 4、经纬网定位
环节五、作业安排:练习册第—节 地理填充图册第—节 教学反思
现代教育注重教、 学、 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本人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年,这次课改,让我感受颇多,下面从地理教学方法上进行反思。
一、 注重师生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觉,完成教学相长和共同开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公平对话,
.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in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