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原来唐诗可以这么读》,欢迎阅读!

千年经典,新鲜读法
-----柏桦《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
唐诗是中国文化璀璨的明珠,其中的文辞佳句一千多年来一直为
人们所传诵,但很少有人能注意它已深深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现代著名诗人柏桦近日推出《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从“唐诗的日常性的确堪称中国人的宗教”的高度重新解读唐诗这一千年经典。 作者跳脱传统文学鉴赏的窠臼,没有停留在诗句点评、渊源考证上,而是从古今中外文化交汇的视野下重现唐诗之美。近代的林语堂、丰子恺,现代的陈寅恪、张爱玲、罗大佑、古龙,以及西方的萨特、里尔克、波德莱尔等皆入诗境。
“吾死不须苦哭,徒劳枉费声。墓内不须食,美酒三五瓶。”唐初诗僧王梵志以“死如酒”这一和平之胸襟破解了死亡之谜,同时也为后来的文人提供了一个活法,像“唯有饮者留其名”的李白。当代武侠大家古龙一生也放浪嗜酒,死后友人在他的墓中放置了48瓶XO。
中唐诗人郑谷在《中年》发出的愁绪,引发了丰子恺先生的中年之愁,他在《秋》中感叹道:“我的年岁上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然而只当得余
威与残暑,或霜降木落的先驱,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杜秋娘在《金缕衣》中唱出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莫惜少年时”,这与30年代流行于上海滩、80年代被邓丽君翻唱的《何日君再来》何其相似,“好或不常开,好景不常在”。这也让人想起来罗大佑唱遍大江南北的《光阴的故事》。
晚唐诗人杜牧在《题宣州开元寺水阁》发出了“生之有涯”的感叹,一切都会随风而去,杜牧只能“惆怅无因见范蠡”了。当代存在主义大事萨特同他的情人波伏瓦在北极雪景中游览时也身同感受,也许波伏瓦的话更能体现这种心境,“面对这荒山野岭,我比萨特更为伤感,可他也被感动了。我们再也见不着它们时,那大雪覆盖的美丽景象,那一尘不染的山石仍然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出来”。 „„
柏桦的语言风格极其诗化,仿若在与唐代先辈们倾心交谈,还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化名人加入其中。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气象万千的诗歌故园,真是“不知今昔是何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c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