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2022-11-14 11:22:4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欢迎阅读!
学习困难,开题,提纲,小学生,报告
开题报告

中文题目

研究目的:

在无论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到大学阶段,学生都可以分为不同的学习类型。此,一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就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部分。他们的存在给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这些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同样也必须得到各级教育机构和部门的高度重视,才能使这样的局面发生改观,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新型人才。这要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了解这些学习的困难学生具有什么时候样的特点,一般而言,他们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智力,学习动机,或者学习态度方面上的缺陷,多数表现为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或者学习技能低下。因此这些学生很难达到国家既定的教学目标。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学生的人格形



成,其关键时期恰好就是在小学这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时期,小学生的发展一般都具有不稳定、主体意识性不强的特点。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针对这些特征对症下药,才能使这些学生也能够通过国家既定的学习目标。

研究意义:

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学习障碍,又称学习困难或者学习适应不良。以小学二三年级为高峰,这种现象的出现率占到了学龄儿童的5%-10%。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困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我们只有在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基础上去关爱他、感化他、激励他,能让学困生重新树立起对学习与生活的信心,走出学困的阴影,健康成长。 研究内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对象,了解该学困生的情况,并通过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学困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小学学困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关注、缺乏成功体验、缺乏学习的兴趣、缺乏父母的关注以及青春期的萌动等。探讨了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些方法,优化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协调社会、家庭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全体学生回到他们教育发展的正常状态中去。

小学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



论文提纲:

1


一、引言

二、小学学习困难的行为表现 1.统觉失调

2.认知能力落后于同龄儿童 3.运动不协调和活动过度 4.易于分心,难以集中注意力 5.偶尔有性格和行为问题 6.自我认定障碍

三、小学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1.家庭环境因素 2.学校因素 3.个人因素

四、小学学习困难的对策分析 1.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2.掌握好学习方法 3.改变学生学习态度 4.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5.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 结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X0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