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教学设计

2023-03-02 20: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蜗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蜗牛
《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了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玩的故事,介绍了四季特征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本文共8个自然段,2-8自然段采用反复的对话结构,非常符合低年级的语言学习心理。课文4幅插图,分别描述:春天来了,住在树林旁边的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树林里玩、看小树发芽;夏天到了,小蜗牛在树林里看见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长着草莓;秋天的时候树叶变黄,地上长着蘑菇;冬天来临,地上白雪覆盖。

《小蜗牛》是本课首篇全文没有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读的字注了拼音并配以插图,旨在通过图文对照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本课共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现就第一课时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10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 2、借助图画等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春、夏的不同特点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3、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等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春夏的不同特点和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学会猜读 1、出示谜语,板书课题 2、猜读小蜗牛

3、猜读爬呀爬呀,初步感知小蜗牛爬行慢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巩固猜读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特点

2、借助图画等方法猜读草莓、蘑菇、发芽三个词语 三、紧扣插图,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结合课文第一幅插图,认识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交流孩、玩、吧的识字方法,认识王字旁 2)结合图片了解春天的小树特点 3)联系生活,读出蜗牛妈妈慈爱的语气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认识久、回两个生字

2)观察插图,了解夏天的景色特点,迁移学习碧绿碧绿ABAB的词语

3)了解小蜗牛爬行慢错过了季节,指导朗读读出 3)指导读出小蜗牛高兴的语气和妈妈惊讶、着急的语气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Wm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