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指导意义》,欢迎阅读!
浅析《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指导意义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颁布对于全国党校系统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对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一名党校教师的角度重点分析了《条例》对教学工作方面的相关规定,以及在此规定下,教师应如何做好相应的工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条例》对党校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从“注重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大胆尝试,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语言表现力”三个方面结合《条例》的相关要求论述了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
标签:党校 条例 教学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对于全国党校系统来说是一件大事,它对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它对工作的指导意义,从一名党校教师的角度来说,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一、《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校的地位和作用
《条例》指出“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这一论述明确了党校的地位。《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校在干部培训中的“主渠道”、“重要阵地”和“熔炉”作用,为党校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二、《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
《条例》指出:“党校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针对干部成长的特点和需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课来培养干部。”《条例》对党校的具体任务也作出了具体的阐述:培训轮训干部;承办专题研讨班;承担调研任务;开展宣传工作等。党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基本任务的确定对于党校教学工作的具体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三、《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条例》第二十一条指出:“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党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这里明确地提出了教学工作在党校的中心地位,明确了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服务于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来说,更要想方设法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对象,使自己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1.努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条例》第二十三条:“党校教学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每一次培训之前,相关部门和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对参与培训的对象进行调查,了解培训对象
的培训需求,及对培训内容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对本次培训有什么期望。根据调查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培训内容,制定可行的培训方案,确定参与培训的教师,尽可能地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积极开展调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条例》第四十五条:“党校教学科研人员要注重调查研究。”党校教学要努力避免就理论谈理论的现象,要求教师多深入基层,深入到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对相应的课题展开调研,大量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和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教学的实用性。
3.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条例》第二十五条:“党校要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在党校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式,形式单一,培训对象往往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应综合应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研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努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积极性,使学员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这样的教学中,学员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发展了能力。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资源共享,教师的学识与能力也得到了增长。
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条例》第三十一条:“各级党校应当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了使教学取得形象直观的效果,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表现力,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条件,尽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学员对所讲内容有一个较为直观的感性认识,更易于学员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综合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讲解更生动、具体,教师在整个讲授的过程中也较为轻松。当然,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毕竟只是辅助性的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四、《条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条例》第四十四条强调:“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第四十五条指出:“党校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教学科研人才。”……《条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来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
1.注重学习,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作为一名党校的教师来说,学习是立身之本。无论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教师都应进行积极地学习。读书、阅报、看电视、上网络、听广播,甚至于跟朋友同事聊天,都是进行学习的最好的途径。通过这些途径,有效地积累方方面面的知识,为自己的授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积累大量的授课素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
使自己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
2.大胆尝试,努力创新教学方式
大胆尝试,创新教学方式,教学才具有活力。教学方式的创新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教学设计、备课的量。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查找资料,备好教学的内容,更要在授课之前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努力改变课堂沉闷的现状,努力激发参训对象的积极性,重视学员的主体性地位,使整个教学其乐融融,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3.加强训练,不断提高语言表现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在党校教学中体现艺术性,教师语言的表现力是比较关键的。原则上教师应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当然,对本地的学员用方言进行教学未尝不可,但是无论使用哪种语言,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否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使用传统的讲授式进行教学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会显得过于平淡,让人恹恹欲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或是在课外与他人交流的时候都应注意加强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另外多读书,多积累资料,在口语表达中多引用谚语、故事等,使自己的口語表达更具吸引力。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力求新颖、灵活多变以及趣味性,使学员愿听、乐听,听后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条例》在党校的设置和领导机制;班次和学历;科学研究工作;学员管理;机关党的工作;行政管理、后勤服务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为党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对党校系统来说是一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 中发〔2008〕13号文件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Q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