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

2023-03-17 11:4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瑶族长鼓舞》,欢迎阅读!
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瑶族千百年来繁衍生息,创造了诸多灿烂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只有长鼓舞被成功申 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学专家郑德宏研究瑶族文化已有50历史,素有瑶文化•活字典”之称,80岁的他深情 地告诉记者,"长鼓舞包括鼓和舞,鼓的来历比较早,从产生到现在,淳朴的瑶民都把它当作是 自己的圣物和灵魂;长鼓,在瑶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有人曾称瑶族文化为长鼓 文化。”

长鼓舞是如何来的?曾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瑶族始祖盘王非常喜爱打猎,一天他独 自上山打猎,追赶羚羊时跌落山崖,彼梓木叉死:> 太阳落山了,盘王子女不见父归,就满山遍 野寻找,最后在山崖梓木树下找到了盘王与羚羊的尸体:盘王子女悲痛不已,将梓木砍下挖成 长鼓身,剥下羚羊皮蒙鼓的两端,遂有了长鼓,盘王子孙拿长鼓拼命敲打,边打边跳边呼喊: 回来吧!回来吧!"一方面泄心中之恨,另一方面为招父之魂,从此,瑶族就有了长鼓舞。

瑶族人能歌善舞,婚姻喜庆、节曰、祭祀等活动中都要舞长鼓,甚至过去到州府告状,集 结举事也要舞长鼓:长鼓瑶语称"播公:历史悠久。南宋绍兴二年(1132)颁发的《十二性瑶 人过山榜文》载"天子殿前,国王长衫大绣,长腰木鼓,斑衣赤领,琵琶吹唱。”据此,长鼓舞 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宋人沈辽做的《踏盘曲》也清楚地描写了瑶族节曰的盛况:湘水东 西踏盘去,青烟云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找起长腰鼓……

瑶族打长鼓大多在农历正月十 九、三月 三、六月 六、八月十

五、十月十六举行,尤以每年农历十月十六盘王节最隆重。

“敬盘王风调雨顺,习长鼓五谷丰登。”节日期间,九村十八塞的瑶胞身着节日盛装,跳长 鼓舞、唱盘王大歌,热闹非凡。舞者和观者五彩缤纷的服饰,构成了一幅°花边式"的美丽图 案。舞者绕圈而舞,观者围圈而观,如日运行;°曲”的身姿,“拧”的换位,如繁星闪烁;还有 歌、舞、乐的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相比,瑶族长鼓舞有四大独特之处:一是屈膝、稳健有力。在整个长 鼓舞动作之中,动作都必须在两膝弯曲的情况下进行。这个特点的形成和瑶族人民长期在山坡 上从事体力劳动的生活环境分不开::二是"曲”、“拧”。长鼓舞一般都在堂屋中表演,观众伫立四 周,中间剩下的空地不大。由于表演场地的限制,特别是在方桌上表演时,每一次位置的变化 都必须拧身而过,每一个姿态都必须保持曲线,因此,长鼓舞必须贴身而舞,动作不能过大, 要非常紧凑严谨;三是击鼓而舞蹈;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在鼓上击


出不同的鼓点,动作的节奏是 重拍向下,才能稳桩,因而也形成了节奏鲜明,动作稳而有力的特点。四是长鼓舞的音乐伴奏 以锁呐为主奏,辅以鼓点。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四人、八人、大群舞等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Pn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