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关于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通过以西华师范大学图书馆为平台,在中国知网以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为篇名进行检索共有四条记录,均为期刊文章。通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学术论文检索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共106篇期刊论文。笔者选取10篇写出了以下文献综述。
前言:幼儿教育小学化指“幼儿教育脱离了学前教育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在教育内
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方面向小学阶段的教育标准看齐”的现象(金日勋,2011)。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由于我国的幼儿教育并未纳入义务教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不能完全由政府承办时,多元化发展成为满足幼儿教育需要的重要模式,并特别对解决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各地均出现幼儿教育提早进入小学教育模式的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尤为严重,必须加以纠正。
正文: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多年来由于农村幼儿教育处于“放羊式”管理而导致农村儿童教育起点落后于城市儿童,并且幼儿园发展较晚,起点相对较低。在教育活动中,缺乏幼儿教育的正确理论的指导,小学化现象比较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育内容中注重智力的教育
教学内容上设置小学化,开设语文(识字、拼音),算术(20以内的加减法)、画画等课,“读”、“写”、“算”成为幼儿一日读书的“三部曲”(李春莲,2012)。这表现了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五大领域中,尤其注重了科学(主要变现为数学)和语言领域,其他领域处于相对忽视的状态。这些教育内容及教育要求与小学教育中现行的教育内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过分注重知识的教学与难度,把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中,这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重了幼儿的学习负担。 (二)在教育方法上重视课堂教学
由于农村幼儿园教育设施严重不足,资金投入得不到持续的保障,获利的办园宗旨使农村幼儿园“节约投资”,房屋破旧加上教玩具的严重不足,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的是那种能够“学会东西”的直接灌输式教育,用课堂代替了活动和游戏,并且教师常常采用领读、学生复读的机械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季文娟,2012)。这种讲授教学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不利于幼儿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加了幼儿的负担,幼儿长期在这种机械的读、写、背的学习状态中,整天在紧张与焦虑中度过,极易对入园和上学产生焦虑或厌烦情绪(金日勋,2011)。 (三)在教育评价方面重视结果评价
在农村的教育评价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总体的评价看中结果,轻视过程,重视知识,轻视心理和个性的发展。农村幼儿园在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时主要看是否完成了教材规定的内容,幼儿身体是否受到明显的外在伤害,像小学评价教师那样评价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结果,以幼儿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教师的依据(闫江涛,2012)。这导致了教师对幼儿的评
价问题更多,教师会把幼儿学习的结果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幼儿,同时教师对幼儿的好恶取决于幼儿的行为表现。幼儿期教师是孩子发展的“重要他人”,这样的评价必定会制约幼儿创造的热情,泯灭幼儿活泼的天性。 二、造成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家长的教育期望
农村地区的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学习和考试摆脱农民的身份,把握自己的命运,有更好的前途。在这样的教育期望下,农村家长认为学生受教育是为了学知识,幼儿园也是教育机构,并且幼儿园也是收费的,既然交了费用就要物有所值。家长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心理对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基于这种认识,在衡量一所幼儿园质量的优劣时,通常是以孩子是否学到知识、学到多少知识作为评价标准。由于农村家长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且加上孩子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主要由爷爷奶奶抚养,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不仅是让孩子学知识也是为了省心。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只好服从家长的要求来组织教育活动,从而忽视了幼儿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农村幼儿园园长素质不高,办园宗旨理论不端正
在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由私人举办的较多,公立幼儿园很少,即便有部分公立性质的幼儿教育机构,也大多数附设在乡镇中心小学。作为主体的私立幼儿园,办园者通常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不会太多的去考虑孩子的智力开发和长远发展,也不会去考虑怎样才是服务社会。他们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就需要迎合家长的期望,采取小学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宣传,从而让家长看到即时效益,就会有更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闫江涛,2012)。 (三)农村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长期不受到重视,幼儿教师学历水平和教学素质严重受到影响,很多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进入了幼儿教师队伍,他们难以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金日勋,2011)。这种情况在农村的幼儿教育尤为突出。农村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幼儿教师很多都不是专业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且大部分为小学教师临时转员。据调查,只有38%的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专业化教师,62%的教师是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分流后加入的。他们大多不懂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幼儿教育培养的规律,且不会基本的幼儿保健知识等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来教育幼儿。并且由于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低,待遇差,没有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在贫困地区拖欠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当然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也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不完善、社会导向不明确等有直接关系(闫江涛,2012)。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解决措施
(一)加大宣传,树立正确幼儿教育观念
首先,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幼儿园应积极展开家园共育活动,大力宣传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并在活动中想家长讲授科学的育儿知识,淡化幼儿家长的功利心,转变传统的错误思想,逐渐淡化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想基础(高佳,2009)。其次,幼儿园管理者要顺应国家政策,不因以赢利为办园出发点,遵循幼儿成长规律,为幼儿教育提供良好环境。并且对教师而言,要重视自我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把幼儿看作是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立体,尊重他们爱玩、爱游戏的天性。把握在职培训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二)创设适应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营造特色鲜明的游戏氛围
在农村的幼儿园组织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农村和幼儿园中现有的材料,发挥农村优势,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环保废旧物品等来制定教学计划,进而开展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丰富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L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