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后续保障工作6月小结

2022-08-13 12:21:5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易地扶贫搬后续保障工作6月小结》,欢迎阅读!
易地,保障工作,扶贫,小结,后续
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6工作小结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扶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今年上半年在上级部门正确领导下,按照凤教体发(2019)103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深入调查,广泛宣传发动、强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落实。

一、排查摸底

(一)强化易地教育扶贫搬迁工作小组职责,为加快推进我校易地教育扶贫搬迁工作落实搬迁后续子女教育问题,各帮扶教师继续排查摸底,了解是否按政府要求搬迁到指定地点,做好思想动员工作

(二)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暨教育扶贫工作强化教育资源统筹,满足搬迁对象子女就学需求。精准掌握搬迁对象子女就学需求,保障每个搬迁群众适龄入学子女就近就学需求得到满足,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及时做好转学衔接工作绝不让一个搬迁群众子女因搬迁而辍学。根据前期对接留凤关镇政府,核查摸排,该区域人口居住较分散,涉及到留凤关镇8个村组共计易地扶贫搬迁户学生22人,已有20人已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

二、落实搬迁子女教育帮扶工作

(一)认真学习传达文件精神,安排落实具体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大力宣传,夯实工作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确保把这项造福百姓,利国利民的好事办好、办实。通过传达学习,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思路和工作方向。


(二)搞好后期教师结对教育帮扶和搬迁动员。帮扶教师加大对易地教育扶贫搬迁工作的宣传力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宣传工作。进村入户、宣传教育脱贫资助政策、异地搬迁惠民政策。

(三)做好扶贫搬迁子女教育结对帮扶工作。现我校摸排22名建档立卡户搬迁子女全部入学。结合教育脱贫教师结对帮扶要求,帮扶教师要以学生家庭环境、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全方位帮扶搬迁子女,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安学习。学校在管理中要求对易地搬迁户的子女做到优先照顾、多问一声、多帮一把、高看一眼,抓好养成教育加强学习指导,开展帮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子女健康成长。

(四)做好资助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广泛宣传国家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开、易地扶贫搬迁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应享尽享、应助尽助”的原则,确保搬迁子女享受相关资助。并进村入户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切实解决搬迁工作中涉及到的教育困难和问题,打消群众的思想凝虑,确保搬迁户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保证搬迁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后期工作要求

我们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化工作措施,讲究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子女能安心学习生活,能更快适应新的环境,在教师的帮扶和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资助下,能脱贫、能致富。

(一)加强协作,确保形成工作合力。易地扶贫搬迁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既是一项重要的脱贫攻坚 民生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把这件好事办好,需要强有力的综合协


调和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资助,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子女教育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进行。

(二)进一步加强关爱体系建设,落实责任包抓。学校要制教育帮扶工作方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及孤儿建立学生档案。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帮助搬迁户子女尽快地融入“新生活”。学校要做到教师配备到位、党员帮扶到位、生活保障到位,通过一系列的办法,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增进老师对易地扶贫搬迁及其家庭的了解,为进一步做好扶智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三)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家庭子女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结对活动,以开展“好书共读”、“好课共品”、“好伙伴结对互助”、“好邻居共联教育”等系列关爱活动为载体,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家庭子女进行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成长上向导,让其尽快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深入家庭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感恩教育、心里健康教育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关注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在认真落实好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子女、孤儿在学前及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助;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和因学返贫,彻底解除搬迁群众子女入学后顾之忧。



留凤关镇中心小学

2019620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aLC.html

相关推荐